香港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首發團」日前出發,費用由政府全額資助。香港教育評議會會長何漢權9日表示,長遠需要思考往後的財政情況,公帑要用得其所,內地考察團應改為家長付費,但貧困學生可繼續獲得資助。
學生赴內地考察是高中必修公民與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有利於本港學生認識當地歷史、文化和科技發展,也有助於本港與內地的共同認識發展。公民科的考察費用,筆者認為理當由港府長期資助。
首先,公民科是教育局要求必修的科目,即每位學生都必須完成內地考察之旅,理論上亦屬於香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既然在香港入校升學都是由政府資助,那麼公民科的內地考察由政府長期資助亦理所當然。
其次,大家都知現時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是在近年來香港青年的國家教育不足的背景下設立的。從2010年到2020年期間,香港發生多場有學生參與甚至主導的大型運動如2010年反高鐵事件、2012年反對國民教育科運動、2014年香港學界大罷課、2014年占中運動、2016年旺角騷亂、2019至2020年修例風波,這些事件都反映出港府在青年教育上有不少問題,由此方才設立公民科來增強香港青年對國家的認識和瞭解,培育青年正確的政治思辨能力。因此,公民科對香港青年、香港社會乃至香港未來的助力不可小覷,萬萬不能去節省這筆費用。
三是公民科內地考察的費用長期來看並不大,根據教育局預算,本學年和下個學年兩年全數資助師生的團費亦只需1.8億港元。何況隨著結構性人口下降和生育率低等因素,未來學校減少、學生減少相信是大趨勢,所需的費用只會更少。同時,若果實在擔心費用問題,亦大可將線路選擇更多樣化,如提供去到廣東省外或者3日以上的考察路線讓學生與家長選擇,但政府理當資助最低費用的路線,讓更高級的路線再適當由家長補助方才合理。
最後,筆者認為,與其在意資助是否浪費政府資金,不如讓教育局多考慮下當前內地考察的形式是否恰當,成效是否顯著。當然,公民科考察只是一個窗口,短時間的考察或並不能真正讓港青對內地有什麼深刻的瞭解,港府亦大可多增加兩地間的青年交流活動,讓港青更加積極主動走出去。
本網評論員 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