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昨天公布的年會旗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下稱《報告》)指出,2023年亞洲經濟整體復甦步伐將加快,預計區內加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4.5%,成為世界經濟黯淡圖景中的亮點,全球經濟治理進入「亞洲時刻」。專家認為亞洲經濟復甦和投資一體化,對香港金融和投資平台的需求更大,未來香港應該在人民幣國際化、境外投資內地、內地企業走出去尤其是走向東南亞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有所上調,但仍相對疲弱,2023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顯示,2023年世界經濟增速為2.9%,仍顯著低於3.8%的歷史(2000—2019年)平均水平。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放眼世界,周邊的地區和國家動盪不安,金融危機、能源危機、物價高漲、戰亂頻繁、硝煙四起,存在很多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很多人擔心2008年的那種金融危機再一次席捲全球。反觀亞洲,「亞洲經濟穩步在發展,穩中有進,中國經濟的反彈釋放了一個非常強勁的信號。」
在世界經濟放緩和全球化遭遇碎片化風險的大背景下,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2023年亞洲經濟體整體復甦步伐加快。《報告》認為,亞洲經濟體2023年加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4.5%,較2022年的4.2%有所提升,成為世界經濟放緩大背景下的一大亮點。IMF的分析顯示,僅中國和印度兩國就將貢獻2023年全球增長的一半,中國經濟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亞洲其他地區的產出就會增加約0.3%。此外,亞洲其他地區的貢獻度也將達到四分之一。
全球經濟治理進入「亞洲時刻」
《報告》同時認為,亞洲在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領域發揮了更為積極主動的引領作用,去年和今年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均在亞洲舉行,全球經濟治理進入「亞洲時刻」。亞洲經濟體積極推動多邊貿易體制改革,深度參與全球貨幣金融治理,深化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同時,亞洲着力引領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不遺餘力投入減貧事業,加強區內互聯互通倡議與規劃的對接,強化開發性融資助推全球發展治理進程,推出全球發展倡議幫助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執行會長劉紅路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全球經濟發展進入了「亞洲時刻」,在這個新的發展機遇中,香港可起到重要的「中繼點」作用。劉紅路解釋說,香港有很多企業家在東南亞也有經營,在信息和人才上有着相當的優勢;另外,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未來在亞洲各國的貿易往來中,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的比例會越來越高,將有大量資金的流入流出。
香港平台需求大 機遇大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也認為,「亞洲時刻」對香港來說機遇很多,一方面,亞洲經濟復甦和投資一體化,對香港金融和投資平台的需求更大;同時,產業、技術和金融的結合,離不開會計師、律師、投資基金、商業顧問等專業機構的服務,香港的資源整合平台也將發揮更大作用。此外,在亞洲國家與中國內地溝通交流的平台和渠道方面,香港也具有人財物等樞紐機制作用。彭澎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優勢最明顯,因此在新一輪亞洲經濟發展中香港應該在人民幣國際化、境外投資內地、內地企業走出去尤其是走向東南亞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新冠疫情後首次恢復線下舉行的博鰲論壇年會,本次年會的主題為「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 開放包容促發展」,共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多名代表參會。為期4天的會議共設置了近60場分論壇、圓桌會以及發布會、對話會等活動,話題涉及「一帶一路」、中國式現代化、亞洲區域合作、世界經濟展望等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