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認識乾眼症 中西醫的預防方法
來源:香港商報    2023-03-17 18:48
新冠疫情期間,有時候會感到眼乾,若口罩不夠貼面,呼吸時「漏風」,更容易刺激眼睛及加速淚液揮發,有機會造成乾眼症。記者專訪眼科專科醫生李琬微及註冊中醫蔡梓銘,分別從中西醫角度講解乾眼症成因及紓緩方法,並解說如何由生活入手預防乾眼症。

【識港網訊】新冠疫情期間,有時候會感到眼乾,若口罩不夠貼面,呼吸時「漏風」,更容易刺激眼睛及加速淚液揮發,有機會造成乾眼症。記者專訪眼科專科醫生李琬微及註冊中醫蔡梓銘,分別從中西醫角度講解乾眼症成因及紓緩方法,並解說如何由生活入手預防乾眼症。

現代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導致眼睛經常乾澀,西醫認為乾眼症可分為缺水型、缺油型或混合型,眼科專科醫生李琬微指出:「乾眼症代表淚水分泌不足,導致眼表沒有得到充分滋潤,令眼睛不適,過度乾燥甚至會造成結膜炎。眼球表面有一層淚膜,覆蓋在眼角膜及結膜上,形成一層濕潤保護膜,維持眼睛表面健康。淚膜又可分為三層,最外面一層叫脂質層,中間一層叫水液層,最低一層叫黏液層,眼球表面若缺乏油脂,就是缺油型乾眼症,或稱為揮發性乾眼,患者出現瞼板腺功能障礙,如瞼板腺堵塞不能分泌足夠油脂。缺水型患者因淚腺不健康,如因年紀老化、更年期荷爾蒙變化、自體免疫系統問題、長期服用藥物、做過眼科手術、長期佩戴隱形眼鏡等令淚腺功能下降,不能分泌足夠淚水,就是缺水型乾眼。混合型則是兩者都有。生活習慣不良也會使淚水過度揮發,如長時間看電子熒幕令眼睛眨眼次數下降,增加淚水揮發,又或上班族長期處於空調或暖氣房內,室內濕度減低,也會增加淚水揮發。」

《黃帝內經》有指「肝開竅於目」、「目者,肝之官也」,護眼與肝是否息息相關?註冊中醫蔡梓銘解釋:「中醫中所謂的『肝』並非單指器官的肝,同時也指身體氣血往上『升』的狀態。眼睛在身體上方,要倚仗氣血向『上』流動。因此要調『肝』不僅要補氣血,更要讓氣血往上『升』。《內經》雲:『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眼睛同時反映了身體五臟六腑之氣的盛衰。除了長時間用眼看電腦、手機屏幕,其實缺乏睡眠、勞累過度等間接原因,也會導致身體肝腎氣血逐漸虛弱,影響眼睛的濡養。」中醫注重人體的平衡,認為不論身體的氣血、能量是過多還是過少,都有可能導致眼睛乾澀,蔡醫師表示:「氣血、能量過多會造成肝火旺盛型,患者平時容易動怒,做事較急躁,面色偏紅,多汗,口舌易乾;也有脾胃虛寒型,人較抑鬱,胃口不佳,易有腹脹不適、腹瀉;氣血不足造成肝腎陰虛型,腰膝易有痠軟乏力,人較易疲倦。」

 

 

责任编辑:yang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