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看到“事實核查新聞”這個詞,您是否有些困惑:新聞工作者不是從來都需要對報道中的事實進行查驗以確保真實準確嗎?新聞編輯室的這種內部專業操作為何會變成一種獨立的新聞樣式?
從“後臺”走向“前臺”
的確,作為一項行業規範,“事實核查(fact check)”的理念與實踐在新聞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在傳統媒體時代,事實核查主要表現為“事前核查”和“內部把關”,借助記者對信源的“雙重查驗”和編輯的文獻調閱、回訪等方式在新聞發布之前完成。除了將“事實核查”納入新聞生產的常規流程,不少媒體還設立了專門的事實核查部門:美國《時代》周刊在上世紀20年代率先成立了事實核查部;五六十年代,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的媒體也紛紛設立事實核查部門。這些專職的事實核查員不僅審閱報道文本,也會與報道中的受訪者再次聯系來查驗新聞中事實的準確程度。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閉合、單一的新聞生態逐步走向開放與多元。這種去中心化、流動性的混雜媒介系統不僅帶來了豐富多元的信源和信息,也滋生並廣泛傳播了大量的虛假信息。面對真偽難辨、復雜混亂的“後真相”圖景,事實核查開始從“後臺”走向“前臺”,從“事前審定”轉向“事後鑒別”,從新聞從業者核查轉向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並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新聞樣態——事實核查新聞(fact-checking journalism):對已發布的新聞和重要言論進行事實核查之後再發布出來的新聞。核查的對象為已經發布的、具有一定關注度和影響力的新聞報道或公開言論。如果說傳統的“事實核查”更加關注新聞報道本身的準確性,比如記者的引用是否準確等,那麽“事實核查新聞”關注的則是那些“聲稱的事實”的“真偽”性質。
這種事實核查新聞被視為近年來新聞實踐中最重要的創新之一,鮮明地體現出數字時代新聞生產的網絡化、社會化的特點:過去十年,越來越多的媒體、高校和公眾參與到“事實核查新聞”的行動之中,各種事實核查項目在全球遍地開花。根據杜克記者實驗室的統計,從2014年到2021年,全球活躍的事實核查組織從122個增長至341個,覆蓋全球一半國家。在國內,事實核查項目也相繼出現:有的隸屬於機構媒體,如“澎湃明查”;有的為社交平臺所發起,如“騰訊較真”;也有的得益於高校新聞傳播專業的推動,如南京大學的“NJU核真錄”;還有的基本依靠公眾的自主參與,如“有據核查”“反海外謠言中心”等。
怎麽查?
這些事實核查項目盡管在選題範圍、核查對象等方面各有差異,但是基本都遵循相似的核查模式:首先,選擇具有一定關註度和相當誤導性的事實性聲明進行核查。核查的對象必須是可驗證的事實,而非觀點。比如,“丹麥暫停新冠疫苗接種”就是一個可以被核查的事實性聲明,而觀點性說法則無法核查,如“雞肉不好吃,雞湯很好喝”;接下來,從能夠找到的最佳信源搜集相關證據並運用科學方法展開分析,如權威機構發布的統計數據、上市公司的信息記錄、經過同行評議的學術論文等等,有時也需要直接聯系提出相關說法的當事人或組織;在分析上述事實證據時也經常使用數據挖掘、統計等社會科學方法。最後,完成事實核查的報道文本,用找到的證據來對比被核查的說法,提供核查結論。相對於傳統新聞而言,事實核查新聞表現出更高的透明度,不僅會在報道文本中直接披露核查思路和過程、清晰呈現核查依據,並且會在文中附加可以追溯的鏈接,供讀者自行核實判斷。
事實核查新聞沿襲了傳統媒體內部的“事實核實”的核心理念——對事實的推崇以及對新聞真實性的追求,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向虛假信息發起挑戰。從理論上講,以“真實”對抗“虛假”,勝負幾乎不言自明。然而在現實中,事實核查新聞盡管在“糾錯”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卻依然被部分人群所抵制——假新聞對人們所產生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要深遠得多。
有效嗎?
第一種情況,部分公眾可能並不相信對虛假信息的糾正,反而保持他們對虛假信息的信念,甚至發生“逆火效應”,更加確認之前的錯誤認知,這或許源於人們認知上的“確認偏誤”;第二種情況,即使錯誤信息已經被事實核查新聞有效糾正,並且已經失去了人們的信任,但它們依然會產生持續的效果,繼續形塑人們的態度,從而產生“信念回聲”。事實上,當人們接觸到新信息時,會通過構建心智模型來解釋該信息。即使該信息不再被人們相信,這種心智模型也可以持續存在並影響人們的態度和對相關信息的評估。比如說,您看到一則“某餐廳食品衛生出現問題”的消息,兩天後又接觸到“該信息為造假”的事實核查結論。此時,或許您已經確認這家餐廳的食品衛生並無大礙,但是之前接觸虛假信息時所形成的推論——這不是一家靠譜的餐廳——仍然存在於潛意識之中,所以在很大概率上您依然不會將這家餐廳作為自己的就餐選擇。
可見,我們並不能做出這個判斷:因為事實核查新聞提供了最接近“真相”的事實,它便可以成為各種“後真相”癥候的解藥。悉尼大學政治學教授科林·懷特認為,“後真相”涉及到“生產領域”與“接收領域”兩個方面。生產領域的各種亂象,如政治家的謊言、編造事實甚至胡說等等,並不新鮮。“後真相的生成不是在生產領域,而在接收領域”,“謊言、廢話從來都是政治的一部分,改變的是公眾如何回應它們”。“後真相”並非否定真相的存在,只是公眾並不將學者、媒體等傳統的真相認定者提供的事實視作真相,而傾向於選擇那些與其立場和偏好一致的信息並將其視作真相。
那麽,事實核查新聞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嗎?當然不是。對於我們普通公眾而言,當我們知曉在眾聲喧嘩的信息世界中還存在這樣一種對真實的向往和努力,我們是否可以給予事實核查更多的關注,並將其作為自己分辨真假的得力助手?如果我們意識到事實的重要性,願意克服自身偏見,跟隨事實核查新聞經歷一次次以事實為依據的認知之旅,我們就更有可能在事實層面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之上,不同群體間的對話甚至認同是否就更有可能實現呢?
當然,對於事實核查,我們依然不能輕信盲從:檢視其證據是否可靠,論證邏輯是否合理……對事實核查的核查也是很有必要的。要知道,任何時候,獨立的批判性思維都是我們對抗假新聞的最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