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由游江策劃的,深圳美術館主辦的「生——楊光藝術作品展」2022年4月28日至5月8日在深圳美術館展出,該展通過影像、生態雕塑、裝置等多種形式展現了藝術家楊光2000年以來的有關人、社會與自然關係探討主題的作品,特別是長達十幾年的《新盆景》系列作品,是此次展覽生態雕塑作品的亮點。
此次展覽是游江所策劃的「1+N項目」之一,該項目在深圳美術館「關注當代、關注本土」的學術方向下,圍繞「媒介即藝術」的理念出發,側重展現當代藝術家在多元審美觀下利用多種媒介的多元的創造,通過主題展和系列活動展現當代藝術家的求新就變的藝術態度和成果,該項目是國內最早從公共教育的理念出發策劃的藝術項目。
「1+N項目」從2016年開始已經成功地策劃了蒯連會、易國棟、薛揚、黃戈、如一、葉文、郭維孿、王志新、彭捷、應麥可等12期的展覽,組織了50餘場藝術活動。一方面,該項目挖掘和呈現了當代藝術家的優秀作品,另一方面,從傳統到當代,從架上到架下,梳理當代藝術的發展,呈現當代藝術的創作的現狀。該項目自開展以來,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以及廣大市民和藝術愛好者的踴躍參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是深圳美術館近年來一直持續策劃和組織的藝術項目。
在2022年新一期的活動中,游江策劃了「生——楊光作品展」,展覽呈現了藝術家楊光的創作成果和風貌。作為深圳本土的雕塑家,楊光親歷了經濟特區飛速現代化的過程,目睹了現代化給這座城市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他利用多種材料進行藝術創作,從電子元器件「編織」的水果到神秘的披風隱形人,從從「別樣的風景」到新盆景系列,楊光的作品一直關注當代雕塑材料的問題,着力進行新雕塑材料可能性的嘗試,而在這些材料的肌理之下則是藝術家一直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
此次的學術主持,孫振華曾在文中指出:這些作品給了人們一個思考的契機,楊光個人的生態觀念和情感態度就隱藏在這些作品的背後,面對這些讓人們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盆景」,自然會思考作品的意義。楊光在國內是比較自覺地關注生態問題的藝術家之一,他這種主動向園藝領域借用雕塑材料和形式的創作方法,是他對當代雕塑的一個貢獻。
此次的策展人游江(上圖)指出,回望楊光的一系列作品,他的作品雖然利用著不同的媒介,形態各異,但是在作品的理念上一直以來都體現出對時間、生命的過程的思索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可以說,他的作品一直圍繞着時間、生命、意義、平凡的生活等主題而展開,藝術家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不是要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而是要感受創作本身,在這種藝術化的行為中感悟生命的過程。這些作品不是純粹的形式愉悅,也不是生猛的草根宣言,而是在一種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在一些看似無意義的行為之中,體現中國藝術家特有的觀照自然的方式。楊光的《新盆景》系列的作品以獨特的創造過程和技術手段,將作品的意義和闡釋與特定歷史現實結合在一起,給我們呈現了一個觀念的、時代的,具有生態關懷的藝術世界。
主辦方希望通過「1+N項目」的持續舉辦,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深圳本土的藝術創作,會讓更多的人欣賞深圳本土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從而了解到深圳的文化藝術特色和發展。據悉,展覽將展至2022年5月8日 ,歡迎廣大市民和藝術愛好者五一期間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