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盛松成:中國房地產市場不會硬着陸
作者:章蘿蘭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10-14 10:25

【識港網訊】2025年三季度宏觀經濟專題研討會日前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在主旨演講中預計,202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降幅將進一步收窄,2026年後回穩的可能性較大。他強調,中國房地產市場不會硬着陸。

上海財經大學今日發布消息稱,本次研討會聚焦「宏觀視角下的房地產市場再定位」主題。盛松成在會上表示,中國需要逐漸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因為當前新的發展階段已不可能再通過房地產大幅拉動經濟增長。推動資源從房地產市場向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展望市場走勢,盛松成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有望一兩年內止跌回穩。他強調,中國房地產市場不會硬着陸,硬着陸往往同時具備房價迅猛持續下跌和引發經濟全面衰退兩個特徵,中國並不具有這兩個特徵,所以不會重蹈日本覆轍。基於對市場的深入觀察,盛松成預計,202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降幅將進一步收窄,2026年後回穩的可能性較大。

 

盛松成指,中國核心城市已開始步入存量市場階段,二手房交易正成為主導,一線城市人房轉化比(新建住房規模與常住人口的比值)下降,已接近紐約、東京的水平。圖為上海住宅群。(大公文匯網記者章蘿蘭 攝)

 

隨後,盛松成深入剖析了房地產市場運行的新趨勢。他指,中國核心城市已開始步入存量市場階段,二手房交易正成為主導,一線城市人房轉化比(新建住房規模與常住人口的比值)下降,已接近紐約、東京的水平。與此同時,中國住房消費理念正發生深刻變化,體現為租房隊伍不斷壯大以及現房銷售佔比持續上升。

關於未來發展方向,他強調,要穩銷售、穩預期、穩房價,系統提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四大路徑:加快完善保障住房體系,解決城市低收入人群以及新市民、青年住房困難等問題;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依託城市更新,盤活存量市場;鼓勵人口返鄉創業,釋放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潛力。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靳玉英在同一場合表示,過去20年房地產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隨着經濟發展階段與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傳統的「高槓桿、高負債、高周轉」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調整,不僅是行業周期性波動的體現,更是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中必須應對和解決的系統性課題。在此背景下,房地產「再定位」的核心在於重新認識其在新時代經濟格局中的功能與角色。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靳玉英提出,短期應着力擴大融資支持,助力房地產企業化解債務風險。圖為大型金融機構林立的上海外灘。(大公文匯網記者章蘿蘭 攝)

 

「隨着中國城鎮化率突破67%,房地產正由『經濟支柱』轉向『民生基石』與『創新載體』的雙重定位。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將通過推進高品質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給,切實緩解新市民、青年群體住房困難,並推動房地產成為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的空間載體。「

為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靳玉英提出,短期應着力擴大融資支持,助力房地產企業化解債務風險;中長期則應加快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新型城鎮化、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為房地產的平穩轉型注入新動力。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寧磊代表團隊發布《2025年三季度宏觀經濟專題報告》。報告聚焦於房地產市場,以家庭資產負債表為出發點,探討了從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演變與政策評估。報告認為,從應對策略來看,房地產市場外部破局是重點,如優化宏觀經濟環境、提高家庭收入穩定性、提振家庭消費信心等等。(完)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