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在香港致力發展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道路上,本港各所大學持續創出佳績。英國知名教育機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今天(9日)發布2026年度世界大學排名結果,香港共有8所大學上榜,其中香港教育大學和嶺南大學為新上榜,其餘6所大學的名次均有所提升,包括3校創下歷史最佳排名,令香港成為全球唯一「全線進步」的地區。隨着本港5所世界百強大學持續表現出色,加上新上榜的教大一舉進佔第一百九十五位,香港更首次有6校打入全球200強,尤以香港大學排第三十三最高。THE分析指,香港正加大對學術人員及博士研究的投入力度,造就教學聲譽及相關表現的提升,是排名創佳績的關鍵。

THE 2026世界大學排名根據教學、研究環境、研究質量、國際展望和產業5個範疇共18項績效指標作出評分,本年度有來自115個國家或地區的2,191所高校上榜,數量為歷來新高。
清華北大蟬聯亞洲冠亞
全球十大名校繼續由英美包辦。英國牛津大學連續10年排第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保持第二,普林斯頓大學則升一位排世界第三,其餘個別名次有變動。亞洲方面,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繼續居首三,名次與上屆一樣。
香港亦再次於THE世界大學排名創下佳績。其中,港教大和嶺大今年首次上榜,前者取得第一百九十五名的佳績,後者則排於301至350位的區間。

餘下六所本港大學,今屆排名全部有所提升,包括港大上升2位至第三十三;香港中文大學升3位至第四十一;香港科技大學上升8位至第五十八;香港城市大學升3位至第七十五;香港理工大學也升1位至第八十三;香港浸會大學上升約50位躋身201至250位的區間。其中,港中大、港城大及港浸大的名次均為歷來最佳。
是次排名亦顯示了「東升西降」的趨勢,除香港外,內地和日韓等東亞地區的大學同樣獲得佳績,而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就面臨退步(見另稿)。
正逐步轉向研究型大學
THE表示,香港高校於今次排名榜創下紀錄,且首度有6所大學位列全球200強,更是全球唯一所有上榜大學名次均上升的地區(至少3校上榜計)。該機構進一步分析,港校排名提升主要得益於教學聲譽、頒授博士/學士學位比例,以及師生比的進步,說明香港高等教育正逐步轉向研究型大學發展,亦是加大對學術人員及博士研究投入力度的結果。
對今次排名的表現,港大校長張翔表示,該校將繼續追求卓越,透過頂尖教研成果及創新知識交流,履行作為全球頂尖學府的使命,為香港和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香港中大校長盧煜明表示,今年達到歷史佳績說明大學在教研及國際化的持續進步,未來中大會謹慎應對前方挑戰,致力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學術卓越並立志回饋社會的未來領袖。港科大則指會繼續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科研及知識轉移,並持續加強與全球聯繫與合作,以期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發揮更重要作用。
城大校長梅彥昌表示,該校會持續推動國際化教育及研究協作,透過開創性研究和產學研合作應對全球問題,繼續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及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地位。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會繼續推動世界領先的研究及創新,吸引各地優秀學生,為香港發展國際教育樞紐及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力量。
教大表示,該校首次於THE世界大學排名上榜即躋身全球前10%,是重要的里程碑。教大校長李子建表示,該校會結合深厚師資教育傳統與前瞻性的創新、跨學科研究及國際合作培育未來人才,為香港國際教育樞紐及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嶺大校長秦泗釗對排名結果表示欣喜,表示該校正致力成為數字時代領先的文理融合研究型博雅大學,並相信其加強研究與知識轉移的努力,可於未來各項國際排名中不斷展現成效。

浸大回覆指,是次排名肯定該校致力提升教學與研究的表現,校方會繼續推動跨學科教育,為國際社會培育能塑造未來的人才。


THE:內地高校崛起 美國跌勢延續
THE 2026年度世界大學排名,共有36個亞洲國家/地區的929所高校上榜,創下歷史新高。THE指出,今年東亞高校的崛起與美國表現成鮮明對比——當地高校延續下滑趨勢,進入前500名的美國大學降至102所,創歷史新低;其中25所院校遭遇有史以來最差排名,數量居各國之首。
內地是亞洲地區大學優秀表現的支柱之一,是次THE排名中內地共有97校上榜,較上屆增加3所。隨着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名次急升,內地躋身全球40強的大學數量也從去年的3所增至5所,另總計有35所高校進入500強,數量超過澳洲,其中18所更創下歷史最佳排名,數量居全球之首。
指天秤從西逐漸東移
澳門和台灣地區表現亦有所進步:澳門大學較去年上升35位至第一百四十五,創歷史佳績,澳門科技大學則保持在世界300強之列;台灣地區有47校上榜,其中台灣大學上升32位至第一百四十,自2022年以來首度重返150強。
在韓國方面,躋身全球百強的大學數翻倍至4所,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首爾大學躍升4位至第五十八名。日本的東京大學亦升至第二十六位,創下歷史最佳,雖然當地大學在榜單頂端的代表性略有下降,但平均分數上升超過0.5分,各項研究質量指標均有提升,其在科研投入和博士項目方面也取得進步。此外,印度、伊朗、孟加拉等亞洲國家亦於是次排名中穩步前進,參與度提升。
THE首席全球事務官菲爾·巴蒂指,今年排名較顯出一個戲劇性且加速發展的趨勢——科研與高等教育卓越性能力的天秤,從以往的西方傳統高校主導,逐漸轉移至東方新興高校,當美國及西歐多地的大學排名下降,而以中國內地為首的亞洲地區持續強勢攀升,在西方科研經費與國際人才引進持續受阻下,這一趨勢必將持續。
教育界:有利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就香港於最新THE世界大學排名中的突出表現,香港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鄧飛向香港文匯報分析指,有關成績反映香港各大學的整體實力,在教學聲譽、學術研究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顯著優勢。
鄧飛表示,大學排名的提升對香港具有重要意義,對大學來說,高排名能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和優秀學者,提升本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有利於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加速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步伐,同時也有助於吸引更多科研人才和創新企業,促進產學研轉化,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不過他提醒,今次排名中其他亞洲地區同樣有所進步,說明香港國際教育樞紐的發展亦面臨一定的競爭。
他認為,特區政府應該更積極做好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配套工作,如加快建設北都大學城,預留用地吸引國際頂尖院校合作辦學,而策略方面則要擴大非本地生招生規模,重點吸納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生源,推出針對性獎學金,同時利用與內地高校的合作優勢,推動跨境教育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