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加強聯乘國際展會
作者: 雨文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9-19 12:11

【識港網訊】去年,首屆「香港時裝薈」成功舉辦,在短短數天內集合不同機構的重點項目,充分展現香港在時尚領域的吸引力。特首李家超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強調對於香港文創產業發展的關注,其中一大重點,便是繼續落實將香港打造成為亞洲時裝設計中心,並透露今年「香港時裝薈」將聯乘巴黎時裝周和米蘭時裝周,推進數碼時裝和永續時尚發展。

施政報告指出,今年的「香港時裝薈」將在國際合作方面邁出更大步伐。一方面,將與米蘭時裝周主辦單位Camera Nazionale della Moda Italiana(CNMI)攜手合作,聚焦永續時尚方向,不僅符合當前全球時尚產業的綠色發展潮流,也能借助米蘭時裝周的國際影響力,提升香港在可持續時尚領域的話語權。活動亦計劃邀請93歲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藝術家來港展覽,將藝術與時尚深度融合,為時裝薈增添獨特魅力。另一方面,香港亦將與巴黎時裝周的相關合作方攜手,拓展數碼時裝領域。

 

促港成為國際時尚交流首選平台

著名時裝設計師何國鉦指出,數碼時裝是未來時尚產業的重要發展趨勢,透過AI等先進科技,可有效減少實體打版、模特試穿等環節,既節省資源與時間,又能優化線上購物的試衣體驗,為消費者帶來嶄新的時尚消費模式。目前,香港多個機構已積極研發數碼時裝相關技術並推動落地應用,期望透過這些舉措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時尚設計中心的地位,並於今年的時裝薈上展示更多數碼時裝的創新成果。

2022年的FabriX虛擬時裝展覽為產業編織新未來。(FabriX供圖)

何國鉦強調,香港在發展時裝產業方面擁有諸多優勢。作為國際大都市,東西方文化在此交融碰撞,為設計師提供豐富的靈感源泉;同時,香港作為時尚之都,既面向祖國,又是外國品牌打入內地市場的窗口。此外,香港擁有廣泛的國際網絡和成熟的商業環境,有利於與全球時尚產業接軌,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香港亦設有如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等專業院校,源源不斷地培育兼具中西文化視野的服裝設計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對於香港時裝薈的未來,何國鉦滿懷期待。他希望透過持續舉辦這一盛會,將香港打造成全球時尚交流及匯聚海內外品牌的首選平台,讓香港在國際時尚舞台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為香港的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作出更大貢獻。

去年,香港設計中心旗下時尚項目「Fashion Asia Hong Kong」被挑選為首屆「香港時裝薈」的主要活動之一,今年亦將繼續策劃新項目。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勞建青表示:「我們欣見政府積極推動本地文創產業發展,並加強文化輸出和國際交流合作,這些措施將為香港創意生態注入持續動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本中心將積極配合政府文創產業發展的政策,透過DX設計館及多個旗艦項目,為業界搭建跨領域交流平台,展示設計的創變力量,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創意之都的獨特優勢。」

除此之外,為配合政府落實「無處不旅遊」,並推動「盛事 + 旅遊」發展以吸引更多旅客訪港,香港設計中心亦積極策劃具影響力的設計活動,包括舉辦年度旗艦項目「設計營商周」(BODW),邀請全球創意領袖及企業家來港參與峰會,拓展商業合作機會,以及透過BODW in the City的各項設計活動,將創意氛圍滲透至城市每一個角落,讓市民及遊客一同感受香港「設計之都」的魅力。

 

赴巴黎推廣香港時裝薈 加強國際競爭力

施政報告提出今年「香港時裝薈」將聯乘巴黎時裝周推進數碼時裝,2022年成立的香港數碼時裝團隊FabriX,將率先在9月份遠赴法國,於巴黎時裝周提前「熱身」。

FabriX項目創意總監黃馨及創意策略總監曹樂欣介紹道,FabriX雖只成立短短數年,但已累積不少時裝周經驗, 成為數碼時裝領域的先鋒之一。9月29日開幕的巴黎時裝周期間,FabriX團隊將舉辦「Tomorrow Was ___」數碼時裝展,將記憶、想像與科技交融於跨文化展演之中,呈現國際級設計師當季最新系列。這將是推廣11月登場的「香港時裝薈」並邀請巴黎時裝界人士赴港的絕好時機。

 

首屆「香港時裝薈」集合不同機構的重點項目,在香港多個文化地標和設計焦點場地舉行了多場時尚匯演。(雨文 攝)

 

黃馨分享道,數碼時裝打破傳統時裝秀與靜態着衫模式,結合AR、遊戲等科技,適配年輕人的需求。該領域討論多年但落地少,此次香港與巴黎時裝周的合作將推動其實際發展,「雖高定、傳統高級時裝我們不及巴黎,但香港在數碼時裝領域卻與西方水平持平,數碼時裝是香港面向國際、極具潛力及競爭力的發展方向。」

香港設計中心亦會為「香港時裝薈」設計活動,已確定會將FabriX在巴黎時裝周的協作展覽移師香港。屆時,觀眾可體驗以AR虛擬試穿服裝,或是在遊戲內換上高定皮膚等互動環節,展覽並會邀請本地多名香港年輕設計師參與,提升國際視野及對時尚的演繹。

香港設計中心總監(財務及行政)陳振強表示,今次香港與巴黎時裝周的合作依施政報告推進,獲文創產業發展處支持,契合「亞洲時裝設計中心」的目標與文化交流藍圖。其中,FabriX團隊此前已兩次參與巴黎時裝周,此次第三次受邀,憑獨特敘事與落地活動獲國際認可,藉以推廣香港數碼時裝。

 

設計師:時裝秀有助打造文創共生鏈

香港年輕時裝設計師Kenny Li表示,要打造香港成為時裝設計中心,政府需與業界緊密合作,並結合社區的支持。例如,與本地如PMQ等平台的協作,可讓市民與遊客共同參與。「我期望政策能持續落實,而非流於口號,真正讓時裝不僅是商業行為,更成為推動香港文創產業升級、傳承與創新的核心引擎。」他認為,時裝設計是文創產業的重要一環,例如,時裝秀可結合音樂、舞台設計、影像創作,促進跨行業合作,形成「文創共生鏈」,正如韓國透過時裝、音樂與電影的互相影響,成功打造出獨特的流行文化K-Pop culture,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今年,透過與巴黎、米蘭等國際時裝周的聯乘合作,香港設計師能接觸全球市場與前沿趨勢,同時吸引世界各地的買手與媒體關注,提升本地設計師的國際知名度。特區政府強調「數碼時裝」與「永續時尚」,正好契合全球經濟與產業的發展趨勢。香港可藉此結合大灣區的生產力資源,互補不足,打造出具競爭力的獨特優勢。

 

Kenny Li(右)常代表香港到其他地方參與時裝秀。(受訪者供圖)

港文創產業迎打造全球IP新機遇

近年政府全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並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包括資助「創意智優計劃」項目,推動業界考察團、海外展覽以及展演活動等。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文創處將積極協助香港文創設計人才創作更多兼具中華文化及香港特色的文創產品,推進孵化本地文化知識產權,並繼續支持優化「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加強支援本地原創作品打入內地及國際市場。

創意創業會會長莊詠琳認為,施政報告點明的方向與業內現有項目高度契合,政策支持下,香港有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IP。「創意創業會正與故宮合作,為故宮100周年紀念舉辦展覽及設計比賽。獲獎作品計劃由故宮買斷版權,並在其線上線下渠道銷售及推廣。此類合作不僅有望提升香港設計的能見度,也為本地人才以及作品提供了進入更廣闊市場的通道。」

她又提到,香港本地非遺元素的創新應用將成為重點。創意創業會計劃將「飛機欖」、龍舟競賽等非遺項目與潮玩設計相結合,開發具有文化內涵的產品。今年11月,還將繼續帶領多位本地設計師及作品赴馬來西亞交流,持續拓展東南亞市場。她期待通過「文體旅」的融合模式打造特色營地,以吸引遊客和本地居民消費,促進本地文化旅遊發展。

同時她表示,「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的優化將是保障原創、促進交易的關鍵。她稱,香港知識產權制度以「天生擁有」版權為特點,無需登記即可享有保護,但在侵權訴訟中舉證成本較高。相比之下,內地及其他地區多採用登記制度,為版權提供時間證明和法律便利。未來,平台應重點整合內地大數據資源,建立更全面的IP數據庫。通過技術手段,如AI技術比對分析等,平台或可為用戶提供侵權風險預警、IP相似度分析等服務,以降低維權成本。同時,需完善IP價值評估和交易機制,促進知識產權買賣市場化。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