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中國經濟保持強韌,加上估值便宜,以及外圍地緣政治複雜多變,促使資金加速東移。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統計,7月份外資基金淨流入中資股規模約27億美元(約210億港元),較6月份增加超過1倍。基金經理認為,受益於內地政策環境、企業創新能力,吸引環球資金加碼吸納中資股。

外資積極配置中國資產,大摩表示外資基金6月份淨流入約12億美元,而今年7月規模急升1.25倍至27億美元。按類型分類,外資被動型基金成為中資股主力買家,7月份淨流入39億美元(約304億港元),按月增加44%,並主要集中在7月底入市。分析估計,當其時正值內地出台多項「反內捲」政策措施,有利改善行業大幅劈價及燒錢補貼亂象,改善企業盈利動力。總括今年首七個月,外資被動型資金累計流入中資股約110億美元(約858億港元),較2024年全年的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高出57%。
中資股較美股估值便宜
中資股今年獲得外資增持並非無因。安聯中國精選混合基金基金經理程彧表示,全球投資者對中資股興趣趨濃,本質上是因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取得重大進展,令到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及長期可持續盈利能力,變得更加清晰。具吸引力的估值是外資青睞中資股的原因。程彧表示,中資股票估值相對於歷史估值,及相對於美股等市場都有明顯估值折讓。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指出,利好因素包括內地政策法規、企業盈利面、企業創新能力、資金流動、宏觀環境,以至外圍地緣政治變化,尤其是美國關稅風險的不明朗因素等,中資股成為環球資金追求回報與避險的理想資產。瑞銀在一份報告指出,選股條件包括業務重心在本土市場的企業,及美國市場佔業務比重不高的企業。高盛維持中資股「增持」評級,因預計超過一半(57%)上市公司第二季業績超市場預期。
至於外資鍾情哪些股份?大摩統計,今季以來主動型基金增持最多的板塊是傳媒與娛樂、製藥和保險,減持最多的是消費服務、耐用消費品與服裝。從個股看,騰訊(00700)、網易(09999)、恒瑞醫藥(01276)和藥明康德(02359)獲增持最多;美團(03690)和小米(01810)減持最多。
港股7月日均成交額2629億
除外資入市,北水亦南下買貨。7月份港股通資金流入H股進一步提速至170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高於6月的100億美元。港股通今年首7個月累計淨流入達1100億美元,超過2024年全年的1030億美元。參考港交所網頁數據,港股通8月份延續淨買入勢頭,昨日淨買入94.85億元,以騰訊吸金量最大。
受惠環球資金大舉湧入,港股交投亦顯著提升。根據港交所統計資料,港股7月份日均成交額2629億元,較去年同期986億元增加167%。今年首7個月日均成交額2437億元,按年增加124%。
美經濟滑坡 花旗料下月減息半厘
美國經濟疲態畢露,勞工市場數據日前大幅下修,市場重新評估美國聯儲局減息的迫切性。花旗大膽預測,9月有機會重手減息0.5厘。野村警告經濟硬着陸風險升溫,年底恐要減息兩次或更多。高盛和富國銀行更為憂心,估計今年底前減息三次。
野村﹕硬着陸風險急升
花旗銀行指出,若美國經濟數據未來再惡化,例如失業率繼續攀升或勞工市場持續疲弱,美聯儲最快在下月大幅減息0.5厘。事實上,美國勞工統計局上周公布5月和6月的非農就業人數同告大幅下修,累計減少25.6萬人,引發華爾街對經濟動力減弱的警示,高盛、富國銀行均預期,美聯儲在下月啟動減息周期,年底前共計減息75點子,目的是解決經濟放緩的問題,並希望可刺激私人投資。
另外,野村證券分析師在周三表示,勞工局公布7月份非農業數據後,由於經濟硬着陸風險急升,促使年底前可能減息兩次或以上。該分析師更直言,就業數據如果是在上周四美聯儲7月份議息之前公布的話,減息已經變為事實了。
各方看好中國股票前景觀點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
推動H股關鍵因素,包括政策、法規;企業盈利;企業創新;估值;宏觀條件及地緣政治
高盛:
給予中國股市「增持」評級,利多因素包括貿易前景改善、人民幣逐步走強、私人部門監管風險緩解,市場流動性支持
安聯中國精選混合基金基金經理程彧:
中國股票重新評估大周期剛開啟,估值無論相對歷史而言,以及美國、印度股票皆有明顯折讓。政策強托底,經濟結構轉型取得重大進展,中國企業長期競爭力、可持續盈利能力更加清晰
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
中國新消費主義前景向好,吸引資金流入在港上市的行業領軍企業。創新、AI應用可長期推動A股和港股
富達國際投資策略董事簡立恆
A股及港股可望有不錯表現。內地經濟受惠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及出口提前出貨推動,持續展現動能
滬綜指三連升 A股成交增至逾1.7萬億

A股昨日延續升勢,滬綜指「三連升」收市升0.45%報3633點,再上近年新高。深成指及創業板指也分別升0.64%及0.66%,當日兩市成交額約1734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約1380億元或8.6%。華西證券指出,股市流動性仍維持充裕,有利A股慢牛行情縱深演繹。
公私募機構投入資金增加
華西證券表示,與去年「924」行情不同,本輪「623」以來的A股「輪動上漲、低位補漲」的特徵更明顯,賺錢效應持續性更好,有利吸引場外資金入市。截至最新,A股融資餘額上行至2萬億元附近,佔流通市值比例2.3%,反映本輪行情增量資金來源較為廣泛,除了融資資金以外,公募、私募機構參與度也有提升。
板塊方面,PEEK材料、中船系、兵裝重組概念板塊漲幅昨日居前,中藥、西藏、肝炎概念板塊跌幅居前。軍工板塊盤中走勢強勁,捷強裝備(300875)、北方長龍(301357)、佳緣科技(301117)等昨日漲停,恒宇信通(300965)漲約15%,中國重工(601989)、長城軍工(601606)、中國船舶(600150)等均漲停。其中,北方長龍、長城軍工均創出歷史新高,收報157.9及46.98元。
PEEK材料概念股中,中欣氟材(002915)、新瀚新材(301076)、華密新材(836247)、凱盛新材(301069)等漲停。7部門日前發布支持關鍵技術融資的舉措。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表示,PEEK材料等新型工業化相關題材股走強,或與近期官方發布的利好政策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