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李家超:政府與市民Work Together
作者:(大公報記者 義昊)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8-04 10:04

【識港網訊】8月3日上午,天空下着濛濛細雨,120多位市民仍然如約一早就來到元朗公立中學,參加第二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意見。

10時正,諮詢會準時開始。「感謝大家在雨天到來。」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自己很重視地區諮詢會,因為無論政府的政策意願有多良好,最重要在於執行情況、落地時市民覺得如何,希望大家毫無保留將意見告訴政府。「『Work Together』是施政核心理念,官民必須齊心合作,才能有效推動改善社區。」

「香港擁有400多年歷史的中藥企業,希望可從保育和非遺角度,用好歷史資源,發揮獨特優勢。」市民徐先生率先發言,針對中醫藥發展提出建議,呼籲政府考慮設立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管中心管理中醫藥,而非「用西藥角度規管中藥」,否則中藥無法生存和適應。

「建議政府在社區設置文化推廣教育中心,恆常化在社區推廣國民教育。」

「希望政府為設計師和非遺傳承人設立聯繫平台,方便他們合作推出文創產品。」

「長者常見慢性病早期易被忽視,導致家庭與醫療負擔沉重,建議政府在基層醫療政策中加強對慢性病的預防與教育。」

地區是「微絲血管」 政策要微觀落地

市民爭相舉手發言,涉及的議題五花八門。對於這些建議,李家超均仔細聆聽,不時微笑點頭予以回應。他指出,政府等同於人體的大動脈,推行政策時盡量「打開血管,令血液流暢得最好」,而地區是微絲血管,當中有很多不同問題,要依靠區議會、三會和關愛隊的力量。「政府希望打通整個社會的『任督二脈』,推出政策時要微觀落地,希望社會利用好地區治理體系。」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進數碼轉型,市民在享受便捷的同時亦遇到一些問題。有市民反映,「積金易」有很多技術問題存在,如不能重複提交表格,導致企業被迫郵寄紙質文件,且反映問題後並無進展,希望政府可以檢討升級系統。

李家超認同香港在數碼應用方面目前處於「唔係高嘅起步點」。他表示,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數碼辦公室,推動數碼政策,希望與大家一起努力繼續做;而數據「過河」涉及北部都會區發展,他認為北都可以引進不同地方的高端科技到港發展,再「走出去」,強調有創新的做法管理河套地區。

「做事不是『Work in Order』,政府與民間應是『Work Together』。」有市民表示,民間有很多活動沒有得到政府支援,希望政府之後能給予更多支持,讓這些活動更多吸引青年和各界市民參與。

750萬人一齊努力 一定做出好成績

李家超感謝這位市民提出的「Work Together」概念,形容這一概念與自己的施政理念完全一致,他會責無旁貸地努力。他表示,政府在政策上做更多積極性措施,也需要市民一起打拚,「750萬人一齊努力為香港,一定做出好成績」。他強調,「Work Together」是施政核心理念,官民必須齊心合作,才能有效推動改善社區,呼籲各部門在政策執行上持續提升,真正回應市民所需。

諮詢會場內市民踴躍發言,有問有答、熱烈互動,不知不覺便到了中午12時的結束時間,但出席的市民們意猶未盡,圍在工作人員旁邊寫下意見。

「地區諮詢會就是「Work Together」,大家共同為香港建造美好家園的其中一部分,最重要的是當市民需要幫助時,有沒有人能夠幫忙。」李家超總結時重申,地區諮詢會是每年施政報告諮詢的重要一環。「市民的發言使我感受到他們對香港的熱誠和信心,也讓我有所啟發。地區治理需要由市民反映問題,再與政府一同『Work Together』。」會場內響起熱烈的掌聲。

重視民意|經濟轉型路上 帶領社會乘風破浪

在昨日的諮詢會上,不少市民關注民生議題,並就扶貧助弱、社會福利等分享自己的看法並提出建議。李家超一一予以回應,他強調,政府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政府會持續聆聽意見,滿足市民所需。

在地區諮詢會會場內,120位不同背景的市民踴躍向李家超團隊表達意見。

市民倡新屋邨增設院舍

葵青居民彭先生表示,當區65歲以上人口達24.4%,六成人住在公屋,高風險長者如獨居、患病者面對生活困境。他建議政府第二階段「支援長者及照顧者先導計劃」優先在葵青區等高長者比例社區推行。另有市民指出,智障人士輪候院舍時間過長,家屬照顧期間非常吃力,日間照顧中心幫助有限,建議在未來新建屋邨設立更多院舍,支援弱勢社群。

李家超回應時重申,政府重視社會福利,現時社福開支佔政府經常性開支22%,高於上屆的19%,每日約有3億元資源投入社福領域。對於照顧者壓力巨大的情況,他認同需要持續改善。對此,政府會持續聆聽意見、優化支援。

吸外資來港設總部分部

對於有市民表示希望政府引進更多跨國企業,留住高端人才,李家超指出,政府正推動「總部經濟」,令更多外國公司來到香港設立總部和分部。「數據上看到由外國、外地公司到港成立註冊公司數字創下新高」,李家超形容,在經濟轉型的路上,有些人會跑得更快,但有些人要扶着一起走,政府會制定積極政策、創造機遇,亦會支援面對壓力的企業,帶領社會乘風破浪。至於人才方面,他指出,香港已經吸納不少人才,但需要留住他們,讓他們真真正正能夠貢獻香港。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