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滙豐(圖)與中節能皓信今日(28日)發布的「滙豐大灣區ESG指數」2025年第二季度更新報告顯示,科技創新的高效轉化應用加快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區內主要行業的ESG表現持續改善,大灣區ESG行業子指數在次季創下新高,達到237.52,按季增長4%;區域指數比上季度亦有所改善,達到128.29。
報告表示,近年大灣區各地政府和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9至2024年間,廣東省研發經費投入每年平均增長約10%,連續8年領跑內地。香港在支持創新方面同樣進取,研發投入每年增長約8%,進一步提升了大灣區的整體創新能力。值得關注的是,企業成為推動技術創新的主導,過去幾年貢獻廣東省內超過八成的研發投入。
「在全球產業鏈重組的背景下,大灣區不斷拓展創新生態圈,積極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的效率與效能,致力成為以創新驅動發展的國際性樞紐。在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突破技術瓶頸的同時,大灣區也在積極構建更包容和可持續的環境,以科技和金融促進銀髮經濟發展,應對老齡化挑戰,在『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進一步鞏固發展基礎,為下一階段的可持續發展作準備。」滙豐大灣區總監陳慶耀說。
中國節能環保(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廖原說:「在我們關注的重點行業中,ESG表現普遍在第二季度有所改善,其中工業行業因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ESG訊息披露率,成為提升最為顯著的行業,這也印證了大灣區產業升級轉型正積極促進區內的可持續發展。更讓人鼓舞的是,氫燃料等綠色低碳科技不斷取得突破,並已開始投入應用,相信將為大灣區發展帶來新的綠色動能。」
報告還重點分析了醫療保健行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及通訊技術,打造智能醫療體系,致力突破地域限制,實現資源共享並降低成本,讓醫療服務更普惠、高效,同時提升該行業的整體ESG表現。大灣區綠色投融資在第二季度保持活躍,GSSS(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債券發行按年增長11%,其中超過九成為綠色債券。綠色和可持續投資同樣延續增長勢頭,新發行的ESG公募基金數量超越上一季度,達到29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