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水餃皇后 灣仔碼頭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7-22 11:02
《水餃皇后》的感人之處是香港舊日人與人之間守望相助,還有那一代人為生活掙紮拼搏,堅持到底去完成目標的精神。縱觀今天香港,我們多麼希望埋頭實幹的人多些,趕場做秀講空話的少些。 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看《水餃皇后》,看完電影再來灣仔碼頭走走。

【識港網訊】 前兩天在電腦上看了一部電影,由劉偉強執導,馬麗主演的《水餃皇后》。

8.jpg

這部電影于今年4月底5月初在內地、香港上映,影片反響不錯,票房也不錯。

但給我更深觸動的倒不是電影,而是電影講述的真人真事。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知道灣仔碼頭水餃,一直以為它是香港的水餃。因為我老家河南也是速凍水餃生產大省,僅省會鄭州就有著名的思念水餃、三全水餃等。

看過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香港著名的灣仔碼頭水餃,也是來自北方,來自河南的隔壁山東。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的是上世紀70年代,來自青島的藏姑娘(臧健和),帶着兩個年幼的女兒,去泰國與夫家團聚,卻發現丈夫已經娶了其他女人。

藏姑娘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帶着女兒毅然離開,流落在香港。

剛到香港,母女三人沒有身份,東躲西藏,最後在市區一處雜居的出租房棲息下來。

藏姑娘一個人拉扯着兩個女兒艱難生活,先是在餐廳打黑工,後給人家當護工。

生活的艱辛,不易,令人動容。

看過這部電影,也許每個人都會覺得當下的自己挺幸福,應該知足。

苦難是生活的一面鏡子,對着苦難自我反思,平時的一些溝溝坎坎、磕磕碰碰,也許就不算什麼了。

建議大家有空都看看這部電影,相信很多觀眾通過這部電影,生活態度和內心世界會有一番洗滌。

9.jpg

香港書展前夜,悶熱的傍晚,在會展中心踩完點,返回會展地鐵站時,看到不遠處燈火闌珊的灣仔碼頭。

10.jpg

這個平時熟視無睹的地方,因為《水餃皇后》這部電影,我要去走走看看。

沿着樓宇間的連廊,五分鐘就來到位於維港岸邊的碼頭。

11.jpg

這是個老碼頭,雖然外圍海濱進行整修,有不錯的海濱步道,進入碼頭內部,設施依然很陳舊,陳舊得很容易讓人想起藏姑娘在這裏擺水餃攤的上世紀70年代。

碼頭分為上下兩層,二層是一家海景餐廳。二層之上好像還有一層,有樓梯通上去,但樓梯封閉,不知上面是什麼。

一層是碼頭的主體,長長的走廊盡頭是客運碼頭檢票閘口,從這個碼頭可以乘坐天星小輪去往對岸的尖沙咀。

來乘船的人不少,有市民,有遊客,還有像我這樣東張西望,隨便逛逛的。

12.jpg

走廊兩側,擺着一些自動售貨機,基本沒什麼店舖,只有一家士多店兼小吃店,店名叫蘇小妹。

店中只有一個小妹在打理,有魚丸、快食面售賣,沒有水餃,更沒有現包的水餃。

這是一家固定的店舖,比起當年走鬼小販的藏姑娘要強多了。

藏姑娘當年推着水餃攤車,在人來人往的碼頭,現包現煮現賣,艱難地做著一份小生意。時不時有警察來驅趕,有黑社會來勒索。

面對生活的重重困境,她憑藉堅韌與智慧將街頭小攤發展為國際品牌,最終實現從底層婦女到「水餃皇后」的逆襲。

生活雖艱難,尚有溫情在,有好心鄰居幫她,有報社記者幫她,電影鏡頭中還出現了《香港商報》。

抓小販的警察也會偷偷幫她,最後連收保護費的黑道大哥,也對藏姑娘的艱辛和執着肅然起敬。

《水餃皇后》的感人之處是香港舊日人與人之間守望相助,還有那一代人為生活掙紮拼搏,堅持到底去完成目標的精神。

沒有如臧姑娘那一代人這種精神,也許便成就不了香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的成功故事。

今天的香港,情況比當年好多了,但我們是不是要反思一下,那一代人的努力執着、奮力打拼的精神面貌還存在幾多。

臧姑娘的成功創業,說明只要全力拼搏,堅韌不拔,機會就不會從身邊擦肩而過。

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問題和挑戰,要迎難而上,便要有拼勁和決心。

縱觀今天香港,我們多麼希望埋頭實幹的人多些,趕場做秀講空話的少些。

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看《水餃皇后》,看完電影再來灣仔碼頭走走。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