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颱風「韋帕」正面襲擊廣東,20日傍晚在廣東台山沿海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級,帶來強降雨和大風。珠江口沿岸更是掀起狂風巨浪,香港亦一度懸掛十號風球。作為香港「菜籃子」主要供應地的廣東省,多個供港蔬菜基地亦受到颱風影響。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多個供港蔬菜基地發現,他們已經提前採取蔬菜搶收的措施,同時做好種植大棚加固和排水的工作,整體損失不大。此外,在颱風登陸前夕,部分供港蔬菜基地已經增加供港運量,保障香港蔬菜供應量充足。

20日下午,颱風「韋帕」登陸廣東台山沿海,當地已有超500艘漁船回港避風,以四周拋錨加左右加固的方式停靠在港口內。台山下川島的路上棕櫚樹亦被強風吹得強烈晃動,有樹木被吹倒,大風發出凌厲尖銳的呼嘯聲。在江門的供港蔬菜基地亦迎來狂風驟雨。

基地大棚禦風排水能力強
「我們在江門的供港蔬菜種植基地,主要種了苦瓜和陽光玫瑰葡萄。基地的種植大棚本身有抵禦強颱風能力,田地有排水溝,同時也常備水泵,即使降雨量較大,也能及時排水。」供港蔬菜企業、廣州八財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負責人曹勇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們在江門、中山、惠州、廣州等地共擁有逾4,000畝供港蔬菜基地,平日每日供應香港約20噸蔬菜,涵蓋苦瓜、茄子、白蘿蔔、蓮藕、菜心、芥蘭等多個品種。
「雖然江門和中山風雨都很大,但對我們基地影響不大。」曹勇還特別發江門基地陽光玫瑰葡萄的照片給香港文匯報記者,畫面中葡萄雖然布滿雨水,但在堅固的大棚保護下,果實完整未掉。「如果天氣特別惡劣,我們會安排工人暫停採收,等颱風最猛烈那波過了再採收。」

「颱風對綠葉菜影響最大。還好我們的菜心和芥蘭這段時間主要是從外省調運,所以廣東本地颱風對整體供港影響不算大。」曹勇說,公司經營供港蔬菜行業十多年,基地對於強颱風已經「相當淡定」,早早做足了防範措施。「廣東近年對於颱風災害天氣反應也很敏捷,氣象部門、農業部門都會提前發短信提醒農戶。」
「不過受強降水影響,供港蔬菜這幾天價格確實會有輕微上漲,因為強降雨導致採收不便,尤其是葉類蔬菜,可能菜價就有小幅上浮。」曹勇表示,像白蘿蔔、蓮藕、土豆等地下類蔬菜,受影響較小,價格較為穩定。

儲備20多噸應急菜保供應
除了受影響較大的江門、中山等地,廣東多家供港企業亦提早安排蔬菜搶收和運輸調度,保障「菜籃子」供應穩定。「我們平時每天運兩車、大概12噸蔬菜到香港,颱風登陸前一天我們增加到3車,運足18噸,保障香港市場需求。」供港蔬菜企業、香港豐泰農產品負責人李自強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受颱風「韋帕」影響,公司已提前調度,加派人手去搶收和運貨。「颱風登陸前一晚,深圳那邊的海關工作至晚間十點,供港車輛順利通關。香港市場的蔬菜儲存量是充足的。」
李自強說,他們現已儲備20多噸應急蔬菜,足夠支撐未來兩天供應,「我們亦提前組織瓜農將苦瓜、青瓜等成熟蔬果採摘入庫,應對颱風期間可能的波動。」 他亦坦言,颱風天對綠葉菜衝擊最大,供港菜價亦有所上浮。「以菜心為例,平日批發價約每斤4元(人民幣,下同),目前漲至6元左右;生菜則由原本3至4元升至5元多。不過整體漲幅仍屬溫和。」

廣東各地搶收農產品降損
李自強說,受天氣影響較小的深加工菜品及菜肉產品亦在持續補貨,保障多樣化的供港渠道。他也感慨,內地政府對颱風應對速度快、動員能力強,使企業營運更為安心。
除了蔬菜,7月下旬正值廣東部分早造水稻和水果的收割關鍵時期,為減輕颱風帶來的影響,各地紛紛啟動防災應急機制,爭分奪秒搶收農產品。在珠海斗門區,農業農村部門已啟動應急響應,全面展開早造水稻搶收工作,目前全區早稻收割進度已完成九成;陽西縣早稻收穫亦已超過八成。佛山、珠海、湛江等地的龍眼、香蕉等水果基地,也在颱風來臨前完成搶收任務,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基地多措穩供應
提前準備:在供港蔬菜基地清理排水溝,準備水泵,應對暴雨及時排水,加固大棚,為作物蓋上防護罩
了解氣象信息:提前關注氣象預警,各地農業部門亦會通過短信方式提前通知農戶
調配人員:颱風登陸前安排搶收,惡劣天氣暫停採收,颱風過後迅速恢復工作
物流保障:颱風前提高供港蔬菜數量,提前入庫保障供應
物資儲存: 提前採摘成熟瓜果入庫以備颱風期間市場需求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

特稿|供港菜司機無懼風雨北上拉貨
儘管港深兩地都下起狂風暴雨,但跨境供港菜運輸的貨車在昨日10號風球信號下,依然風雨無阻往返兩地保障供應。
因擔心颱風影響,司機張旭輝較平時提前了幾個小時出行,早晨8時30分從香港屯門出發。因深圳灣口岸閉關,他繞道文錦渡口岸入境深圳前往平湖海吉星拉菜。儘管路上車輛稀少,為了安全起見,張旭輝全程慢速行駛,下午4時30分才趕到海吉星,較平時多花了一倍。
「我是365天都北上深圳拉菜」
「我是一年365天都北上深圳拉菜,沒有休息過一天。這個行業雖然辛苦,但為了保障市場供應和家庭穩定的生活,數十年來已經習慣了。」張旭輝表示,儘管出現超級颱風,但是海吉星蔬菜的價格仍然比較平穩,與平時差不多,他拉了菜心、生菜、西紅柿、胡蘿蔔等,共計有14噸左右。晚上6時裝完菜從海吉星出發返港。傍晚,颱風帶來的暴風雨明顯減弱,大約晚上7時至8時回到香港多個菜市場派送,晚上近10時才回家休息。
同樣從事供港菜運輸的港人楊先生平時是晚上7時到文錦渡口岸交接內地司機從海吉星開過來的跨境貨車,但由於颱風影響,大巴停運和東鐵線處於維修狀態,於是,他昨日下午5時30分由太和打的士到蓮塘口岸過關,再從該口岸打的士去文錦渡口岸。「平時由太和坐東鐵線到上水再轉車到文錦渡口岸,大概一個小時就到了,現在過關和兩次打的士,要一個半小時,感覺太折騰了。」晚上7時,他接上內地司機貨車後,開車需約一個小時到香港多個市場派送,回到家也要晚上近10時。

逾500航班取消 近10萬客受影響 港機場通宵運作處理
颱風「韋帕」吹襲下,香港海、陸、空交通大受影響,全日逾500班航班需取消,近10萬名乘客受影響,不少離港外遊或公幹的旅客行程大失預算。因應不少旅客未知航班被取消而滯留香港機場,機管局緊急增派人手及物資應對,並啟動電子的士派籌,聯繫的士商會安排逾800輛的士疏導旅客。截至昨日(20日)下午,近400班航班重新編配,機場通宵運作,繁忙情況料持續至今日(21日)傍晚。集合三個家庭共16人出發旅行的冼小姐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原定昨天早上7時45分乘搭飛機起行,前日(19日)在網上辦理登機手續時,已收到通知航班遭延遲,最快今晚7時50分始能起行,她滿意機場提前通知,免得他們撲空。
旅客打的昂貴 冀交通提前協調
關先生原本一家三口於昨日早上10時45分在香港機場乘搭航班前往加拿大多倫多,但受颱風影響致航班取消。經航空公司重新編配下,延至昨日晚上7時35分出發。關先生坦言,起初要主動聯絡航空公司才知道這些安排。他又表示,中環一度有大批旅客大排長龍等候乘搭機場快線,他認為:「既然可以安排有關航班,希望交通配套方面可以早些準備,各方面做好配合。」他要搭乘的士由中環出發才能及時抵達機場,除了正常車資外,還要額外付500元「附加費」,即總共要付700元。
談及航空公司安排方面,關先生指今次旅程持續半個月,主要是探親及旅遊,行程中還要去溫哥華,原先航空公司安排他到多倫多三日後的機位,因為颱風「搞到成個行程亂晒龍」,他直言好擔心、好混亂,其妻子則稱致電航空公司,獲覆要每小時留意最新航班訊息,所以由前晚至昨日都「冇覺好瞓!」最後透過航空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式溝通才獲重新安排起飛。
此外,原本昨天早上7時05分乘搭香港快運往日本大阪參加世博活動的李小姐及羅小姐,結果亦要昨晚7時50分才能出發,延誤了逾12小時。羅小姐表示,最初要在航空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式去Check航班資料,剛開始沒有顯示任何資料,接着顯示航班有延遲,其後一段時間始陸續收到SMS及電郵通知航班的最新安排。李小姐則坦言,雖擔心會錯過航班,不過在十號風球信號下都不會冒險於昨早抵達機場「博一博」,搭乘網約車前往機場都要「畀多幾百蚊」附加費。
乘客8月1日前改期退票免費
機管局客運大樓及旅客體驗總經理歐陽顯宏表示,昨晚半夜到今日(21日)清晨約6時左右,共有100班航班升降,另有超過500班航班被取消,預計有10萬名旅客受影響,一般需要兩至三天時間,給予航空公司視乎天氣情況陸續恢復。昨日已安排通宵編配航班升降,並加派人手,27條出境安檢全面運作。
國泰航空表示,昨晚恢復54班航班,呼籲乘客確定乘搭的航班恢復才前往機場。香港航空昨日及今日分別取消19班及一班航班,昨日中午亦恢復26班航班。香港航空豁免所有改期、退票費用,乘客須於今日前辦理。香港快運預計49個航班恢復服務,預計今日會恢復運作,但時間可能作出調整,乘客可以於8月1日前作出改期、退票,有關費用將豁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