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由啟德方艙隔離設施改建而成的「青年驛站」旅舍,昨日起試營業,命名為「啟航1331」。首期旅舍提供250個客房,供青年團體申請安排入住,試業期間單人房最低每晚200港元。所有項目設施於10月前投入營運。
啟德方艙自疫後一直空置。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啟德方艙改為青年驛站旅舍,以及青年文化藝術交流空間。此地擁無敵海景,環境優美,非常適合青年作文藝交流之用。啟德體育園啟用後舉辦不同體育賽事,將有越來越多海外運動員前來參賽,但並非每支隊伍都能負擔起五星級酒店的費用,青年驛站的低廉租金提供了新選擇。
啟德方艙合共3000個單位,每個月管理費40萬元,在其空置3年多期間,公帑支出超過1000萬元。當方艙變身青年驛站後,若以每晚最低租金200元計,每天最多有數十萬元收入,每年租金可達數千萬甚至上億元,這是真正的地盡其利,物盡其用。縱然營運機構是自負盈虧,政府沒有賬面上的收入,但至少今後不必再補貼管理費,為庫房慳了一大筆。
事實上,青年驛站是全球大城市的一個新潮流,有助青年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城市活力和吸引力。深圳市幾年前就設立了青年驛站,為希望在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提供過渡性免費「一站式」住宿服務。特別是香港酒店費用高昂,對於收入不多的各地青年人來說,是難以負擔之重。而青年旅舍、青年驛站以其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成為青年人的福音。由石硤尾徙置大廈活化的美荷樓青年旅舍,成為熱門打卡點,也反映香港在青旅方面的需求甚殷。香港可借青年驛站為契機,推動舉辦更多的青年文化藝術活動,甚至可發展成旅遊景點。
當年中央為支援香港抗疫而建立的方艙共有9處,合共5萬個單位。如今部分方艙已經改建,有了新用途,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方艙尚處於空置狀態,在社會已形成共識的情況下,可以積極探討更多形式的「活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