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關稅戰暫緩 A股盈利料逐季回升
2025-05-26 10:05

【識港網訊】中美「關稅戰」暫緩,有助A股重拾升勢。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向《大公報》表示,全部A股盈利由去年第四季按年跌13.7%,轉為今年首季按年增長3.5%,今年A股盈利料逐季回升。

孟磊認為,自去年9月末以來,A股呈現高波動性和較強韌性,「鑒於A股市場較全球新興市場仍有大幅度折讓,全球資金或持續淨流入A股市場」。

瑞銀證券的數據顯示,全部A股盈利由去年四季按年下跌13.7%,轉為今年第一季增長3.5%。得益於中國經濟增速提升,第一季A股非金融板塊盈利按年增長4.2%,終結連跌四季的局面。孟磊補充說,隨着資本市場活躍度的提升,今年首季A股非銀金融板塊盈利按年增長22%,金融板塊盈利增速雖低於市場,但仍錄得2.8%增長,預示A股盈利整體呈現改善勢頭。

孟磊認為,政府已釋放更明確的財政支持政策態度,加之進一步全方位對外開放、大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結構性改革,以及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等,均有助於降低A股股權風險溢價,今年A股盈利料逐季回升,全球資金或呈現持續淨流入態勢。

 

長線資金入市 成穩定壓艙石

記者留意到,滬深300ETF於今年4月7日尾盤再度放量,其推動因素來自「國家隊」資金注入。中央匯金4月8日公告,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經再次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

「去年以來,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就着手持續推動長線資金入市。」孟磊指出,從2025年全年來看,除中央匯金等「國家隊」之外,其他長線資金將在監管部門引導下持續穩定地流入A股。

孟磊估算,今年保險公司、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分別將有望為A股帶來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5900億元和1200億元的淨流入,這些資金可視為A股市場的「壓艙石」。

 

小型股料跑贏 留意AI行業

展望後市,孟磊說,本輪「國家隊」對ETF增持的結構更趨均衡,有助於穩定中小型股的流動性,短期可增配成長風格,以增強投資組合的彈性。此外,小型股憑藉更高的海外收入敞口,有望在市場成交額反彈背景下跑贏大型股。行業偏好方面,建議關注AI相關的高Beta行業,特別是具有「科技自主可控」長期邏輯的TMT(科技、媒體、通信),受益於中國支持政策利好的行業,以及前期因中美關稅對弈而跑輸市場的行業。

至於消費板塊,孟磊強調,瑞銀的態度更「偏中性」,未來若中美關稅再度上漲,「會將內需作為更優先的配置」。他相信,A股盈利狀況的改善,為市場提供良好的基本面條件,預計AI、高端製造、新消費等領域的利好將逐步釋放。在全球投資背景下,中國股市戰略重要性不斷提升,中國將為全球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

 

 

中國股票估值偏低 外資勢增持

中國股票市場指數已回到4月2日所謂「對等關稅」實施前水平。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認為,隨着中美關稅對弈的降溫,投資者的擔憂已減少。目前中國股票市場估值仍處低位,這對外資有很大吸引力,加之宏觀政策出現「托底」跡象,外資對中國核心資產的偏好度已經提升。

王宗豪指出,中美關稅的下調,表明兩大經濟體相互依賴,這有助於防止最極端悲觀情景的出現。隨着最極端不確定因素的消散,基本面因素將成為未來中國股票價格更重要的驅動力。

「儘管中國股票指數及股價有所回升,但估值依然偏低。」王宗豪舉例說,目前MSCI中國指數估值比歷史均值水平低7%至8%,較MSCI全球指數市盈率低15%,現時外資機構對中國股票的配置倉位也低於歷史均值。「鑒於當前風險回報率更好,我們已小幅上修恒生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點位」。

 

機器人及智能駕駛受青睞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第一季度我們與常駐亞太和歐洲地區的幾十位國際投資者就中國股市進行交流,結果發現,他們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度和情緒顯著攀升。」上述變化部分源自市場反彈,另一部分源於中國AI領域的創新火花,以及全方位政策寬鬆對市場信心的提振。從偏好看,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智能駕駛等,是外資最關注的投資主題。

王宗豪說,今年中國在醫藥、AI、機器人等領域創新迭出,電動汽車領域也有很大突破,中美貿易談判後,一些國際投資者更看好中國科技資產,加之外資對中國股票的配置倉位並不高,未來幾季「外資回流中國資產的邏輯依然成立」。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