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國家逐步放寬防疫政策,去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3年的經濟目標做出了明確的部署及下達了具體的任務。而各地亦分頭召開會議,提出2023年的經濟目標。1月28日,國家的經濟龍頭省份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大會」,省委書記黃坤明在會上明確指出,廣東經濟已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現階段必須在「質」的提升取得新突破。黃坤明在會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要「再造一個新廣東」。此次會議提出的許多重要信息,絕對值得香港高度關注。如何融入廣東省高質量的新發展,在過程中發揮香港獨特的作用和優勢,同時為自身尋找到新的發展動力,是香港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香港從中尋找「興」動能
會議提出,2023年廣東計劃重點項目1530個,總投資8.4萬億元人民幣,年度完成投資1萬億元人民幣,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除了對發展規模的高要求,會議更加強調發展的質量。黃坤明指出,廣東雖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但人均GDP仍與美國加州等發達地區存在着較大差距,這意味着廣東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回望中國改革開放40餘年,廣東無疑是吹響改革開放號角的先鋒。藉着特區的政策優勢及毗鄰沿海的特點,廣東逐步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香港在過去40年中,為廣東的發展注入了動力,亦從中為自身尋找到無限商機。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發展始終需要外部環境的助力。如今臨近的廣東省有了「再造一個新廣東」如此宏偉的發展目標,便要努力抓住這樣的機遇,從中尋找到香港想要實現由治及興的關鍵動能。
故此,在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戰略定位下,香港更要思考如何與廣東省所提出的新目標進行對接。全面通關已經實現,諸如北部發展區、前海、南沙等先行開發區域的規劃對接工作急需迅速重啟。在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方面實現充分流通;官、產、學、研四個方面實現優勢互補,這對於雙方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香港產業多元化新機遇
一直以來,香港的發展被詬病最多的,便是產業結構單一化。地產、金融、專業服務、旅遊相關行業成為香港經濟的幾大支柱。如今如旅遊相關行業方面,隨着海南自貿區的建立,深圳亦提出要打造「消費之都」。香港在旅遊產業上的獨特性和優勢,已不可與往日對比。故此,發展新產業的迫切性近在眼前。
廣東省提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亦是香港進一步多元化自身產業的機遇。要知道,廣東40年的發展歷程,令其成為中國的高質量產業聚集地。如今,無人機、手機、機械人、集成電路等高端製造業,在廣東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國家充分看到香港在科研、創新方面的潛力和優勢,5所排名國際百強的高等院校便是誕生高質量發展核心科技的最佳搖籃。也因此,國家為香港提出了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五年規劃目標。香港要想有新的發展,在鞏固自身優勢產業的同時,亦要推進新產業的建設。這也是特區政府提出「南金融、北創科」——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的底層邏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提出進一步發展高新產業的廣東,與提出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再工業化」目標的香港,可謂是「天作之合」,亦是香港發展新產業的黃金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特區政府要想新產業有大發展,這樣的黃金機遇不容錯過。在加緊幾個新合作發展區域對接的同時,更應向香港相關行業充分解說廣東省提出的新發展目標。讓對內地政策不了解的行業人士,充分了解到如何把握機遇。除此之外,特區政府亦可與社會共同思考,如何實現兩地的分工合作、資源互補,使得香港企業及香港人才成為新發展的產業集群及產業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只要這樣,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快車的願望,才有望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