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在香港社會引起巨大迴響,掀起學習熱潮,讓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對香港未來的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感。習近平重要講話中提出「四點希望」的第一點,要求特區政府着力提高治理水平,當中提及的「有為政府」,引發較多的討論。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在全國港澳研究會的專題研討會上,再次強調「突出有為政府建設」。如何才能轉型為「有為政府」?相信這將成為新一屆特區政府需要攻克的首道難題。
新一屆特區政府就職上任之後,確實展現了新的作風。廣納賢才,組建新一屆特區政府,展現出用人唯才的新風;主要官員主動落區,親身體驗民情,虛心聆聽民意,展現出親民的新風;組建了由司長、副司長領軍的四個工作小組,就具體事務推動工作,跳出「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怪圈,展現出實幹的新風;又建立前廳交流機制,建立有商有量的新型行政立法關係,展現出團結的新風;在推廣政策、促進社會了解政府政策措施方面,則在社交媒體的應用方面,有不少新作為,展現了創新應變的新風。
特區政府出現的這些變化,顯見新一屆政府積極務實,正在努力提升治理水平,改善政府的社會形象,也贏得了社會的肯定和支持。不過,若要達至習主席提出的着力提升治理水平的要求,仍須從根本地改變政府的治理理念做起。
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提出「四點希望」,社會上許多人認為,是向新任行政長官和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的十分具體的要求,將來也將成為考核特首及特區政府施政成效的標準。這「四點希望」中的第一點,就是要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其中提及,「要轉變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這句話,用字不多,但內容卻極為豐富,切中了特區政府管治的要害,值得特區政府深入地思考和領會。
回歸25年來,坊間一直在議論,香港社會存在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這其中包括政治、經濟和社會層面的問題,從社會層面看,導致這些深層次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社會治理理念出現了問題,而其中的核心問題就是沒有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回歸祖國之後,落實了「一國兩制」,依照基本法繼續施行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但是,過去一段較長的時期,香港過度強調保持原有資本主義特色,卻忽略了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也需要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與全球許多資本主義的國家和地區相比較,香港在社會發展方面顯得落後,甚至遠遠被時代拋離,以至於一些論者認為,香港仍處在原始資本主義的階段,而導致社會發展不公平,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累積起來就會危及社會穩定大局。
香港社會治理方面存在的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過度強調市場的作用,而忽視了政府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應有的角色和應該起的作用,政府一直強調「小政府、大市場」,以及「小政府、大社會」的治理理念,讓政府處於「無為而治」的狀態,而這種治理理念很明顯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也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市民的期望。
新一屆政府致力於提升管治水平,首先就應該按習近平重要講話中所說的,要轉變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換句話說,政府須擔起責任,更廣泛及深入地介入社會治理,積極帶領社會向前發展。
夏寶龍在全國港澳研究會的專題研討會上,再次突出強調了「突出有為政府建設」,他指出,香港、澳門要實現新的更大發展,既需要高效的市場,也需要有為的政府。
如何才能讓特區政府轉型為「有為政府」?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以及新一屆特區政府需要作出令中央和香港市民滿意的回答。
原文刊於思考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