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謹防假新聞對你“情感喚起”
來源:晶報    2022-06-01 10:24
又一次被假新聞欺騙了!為什麼假新聞總是可以讓我們在瞬間喪失理性與思考,還沒來得及判斷真偽就又乖乖將其送上下一段旅程?

【識港網訊】由於具有強烈的群體認同和群體歸屬意識,人們對群體暗示和群體情緒感染有著更強的接受能力,也更容易對其付出信任。在強大的情感沖擊下,狂熱的情緒比理智的認知更占主導地位,人們拋棄了常識和邏輯,也不再關註信息是否準確、報道是否平衡,而是沈浸於特定情緒的漩渦之中不可自拔。

張田田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主任

碩士生導師

呼和浩特一名小學女教師在車禍瞬間推開兩位學生,自己被撞身亡。

上海一快遞員冒雨送快遞,一車快遞被偷,所剩無幾。大雨滂沱之中,小哥痛哭20多分鐘。

300斤的小夥擠地鐵被一北京大爺罵哭:“這麼胖還來影響別人,沒自知之明!”

韓國樂天集團董事長辛東彬說中國人沒骨氣:“我們降價,他們就買!”

中國建築師在巴黎聖母院建築競賽中奪冠,其提供的方案將成為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方案。

看完這組報道,您有怎樣的感受?或許心中已萌生種種情緒:遺憾、悲傷、同情、憐憫、驚訝、憤怒、自豪……強烈的情緒驅動下,您甚至都躍躍欲試一鍵三連,點贊、轉發加收藏?

很遺憾,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假新聞:

女教師發生車禍實屬不幸,但事發時並未推開學生;

快遞小哥確在雨中哭泣,系因與女友吵架所致,快遞也未被偷盜;

“小夥被罵哭”的視頻來自一個“撐胖子反歧視”的微博話題,實為公益策劃創意產品;

樂天的新聞來源於某論壇網友的原創帖子,帖子中的消息源為韓國《環球新聞眼》,然而韓國並無此媒體,樂天集團也發表澄清聲明:從未接受過任何媒體關於在華業務的采訪。

中國設計師參加的比賽實由一家美國圖書出版公司單獨發起,比賽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任何管理機構無關,獲勝方案更不可能變為現實。

假新聞更熱衷於訴諸情緒

又一次被假新聞欺騙了!為什麼假新聞總是可以讓我們在瞬間喪失理性與思考,還沒來得及判斷真偽就又乖乖將其送上下一段旅程?

“事實和真相是對抗假新聞的最佳武器”,這大概是很多人在假新聞議題上的基本共識。在人們的想象中,只要我們打開窗戶擁抱事實,真相就如同燦爛的陽光,可以霎時間驅散假新聞的黑暗和陰霾,世界頓時一片光明。然而,現實卻是,一旦被假新聞的魔咒擊中,人們便會癱軟無力、繳械投降,哪裏還有力氣開窗求救?

這究竟是什麼厲害魔咒?其實,諸多的假新聞生產者早就深諳此道——情緒和情感。

相對於真實新聞而言,假新聞更熱衷於訴諸情緒。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最廣為流傳的假新聞往往都能夠強烈地訴諸人們的情緒。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道德和情緒色彩強烈的信息更容易在社交媒體上得到傳播,一條推文中每增加一個道德性或情緒性的詞語,它被轉發的概率就會提升20%。

假新聞有特殊的遣詞造句方法

當前,新聞業在數字技術的驅動下從封閉走向開放。在這個包含機構媒體和各種新興的新聞行動者在內的“混雜媒介系統”中,新聞的生產和傳播均表現出鮮明的網絡化、社交化特點。新聞的擴散既包含機構媒體多渠道的新聞分發,也依賴於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的新聞閱讀、分享與再生產,這一過程同時涵蓋了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兩個層面。正因如此,相較於傳統的大眾媒體時代,社交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中的人際因素和情感因素愈發凸顯。新聞的傳播過程不僅包含信息和事實的擴散,也蘊含著事實背後情感的刺激、互動與共鳴。

2018年,《科學》雜誌曾發表了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關於假新聞的調查。麻省理工學員的三位研究人員對推特上2006年-2018年的126000條真假新聞及其傳播狀況進行了大數據分析,結果發現:在社交媒體上,假新聞比真新聞傳播得更廣、更快、更深。假新聞被分享的幾率比真新聞要高70%;假新聞到達1500個用戶的速度比真新聞快了6倍;排名靠前的假新聞轉發人數常達十萬,而真新聞的轉發人數很少超過1000。研究者嘗試從內容本身尋找答案,他們發現:假新聞讓人感覺更“新奇”,包含更多用戶平常不太看得到的內容,可以讓人“眼前一亮”;同時,假新聞通過特殊的遣詞造句方法,易於引發人們更強烈的情緒反應。正是這種新鮮感和情緒反應造就了假新聞強大的傳播能力。

假新聞利用情感分析技術“精準”投放

當個體接觸到這些情緒色彩濃厚的假新聞時,情感反應將被迅速激發,人們開始感到憤怒、恐慌、焦慮……在當下社交化、網絡化的新聞生態系統中,這種“情感喚起”很容易推動個體的新聞分享。比如,在關於俄烏戰爭的社交媒體信息中,一張兒童頭破血流的特寫照片流傳甚廣,被稱為“最令人心碎的圖片之一”。這樣的圖片非常容易激發人們悲傷、難過、同情以及憤怒的情緒。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轉發照片,希望更多的人們看到戰爭的血腥與殘酷。事實上,這並非紀實新聞照片,它來自一家廣告公司,拍攝於2018年。伴隨著新聞的分享與擴散,個體情緒還會通過反復的、不斷的互動和放大實現共鳴,最終生成一種共有的集體情感。由於具有強烈的群體認同和群體歸屬意識,人們對群體暗示和群體情緒感染有著更強的接受能力,也更容易對其付出信任。在強大的情感沖擊下,狂熱的情緒比理智的認知更占主導地位,人們拋棄了常識和邏輯,也不再關註信息是否準確、報道是否平衡,而是沈浸於特定情緒的漩渦之中不可自拔。

更可怕的是,在情感分析技術的支持下,利益團體可以“精準”投放假新聞,通過情感操縱影響人們的決策。2018年,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盜用了8700萬臉書用戶個人資料。該公司精心分析選民數據,構建心理模型,根據選民偏好“有的放矢”地推送廣告甚至假新聞,通過操縱情緒為“金主”服務。比如,為了幫助擁槍派“金主”,對於一個高度神經質和嚴謹的選民,該公司會向其推送入室搶劫者砸窗的信息,觸動其恐慌和警惕的情緒,聯想到自己需要擁槍自衛。而對於關心傳統習慣、和藹可親的選民,則會推送給他“父親和兒子在夕陽下一起射獵野鴨”的畫面,將擁槍美化為一種“美國代代相傳的家庭文化傳統”。盡管該公司已在2020年倒閉,但是我們看到,運用情感分析工具和假新聞推送實現大規模的情感操縱已經成為現實。

人類不是機器,不可能像電腦一樣完全用模型和數據來構建思維。作為生物體,我們的決策和判斷也並非單純來自於理性思考,而是更容易受到情緒、感受甚至是荷爾蒙的影響。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大腦甚至會將“情緒信息”設置為優先處理級別。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會在閱讀新聞時,有意識地關註自己的情緒反應並反思它究竟是如何被新聞所喚起的。當我們看到一個特別引人註目的新聞標題時,也會提醒自己:它讓我害怕、憤怒、歡喜、悲傷?這會不會是一個吸引註意力的陷阱?這個過程或許只是幾秒鐘,但它足以讓情緒的驚濤駭浪緩緩平息,不致將理性的火焰完全熄滅。而理性一旦能夠出場,對於假新聞我們或許就多了幾分勝算。

延伸

閱讀

《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縱、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

(英)赫克托·麥克唐納 著

劉清山 譯

後浪·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19年7月

作者用生動的故事向我們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傳達者肢解、扭曲和掩蓋的。他在大量實例的基礎上總結出誤導者的慣用伎倆,同時告訴我們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競爭性真相來證明觀點、凝聚人心。作為後真相時代的信息消費者,上當受騙有時在所難免。唯有洞悉真相的運作模式,我們才能更有智慧地處理信息,甚至通過改善真相的講述方式達成目標。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