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5月30日,南沙港鐵路運營以來開出首列中歐班列。當天,隨着汽笛鳴響,一列滿載著空調、液晶顯示屏、燈具等「中國製造」商品的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從廣州南沙港南站發出,將打通直連「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通道,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據悉,廣州海關今年前5月監管進出口班列超100列。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千年商都」廣州同時擁有「一帶一路」樞紐機場和樞紐港口。廣州南沙港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區域,有120餘條「一帶一路」海上航線,周邊物流基礎設施完備,貨源地豐富,物流需求旺盛。南沙港鐵路則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直接服務南沙港區集疏運和臨港產業發展,為內陸地區打造便捷高效的出海口。
「以往在南沙港集聚的貨物如要選擇搭乘中歐班列,需要轉關到大朗站等中歐班列站點。現在企業在南沙辦理通關手續,貨物在南沙港鐵路南站就裝上中歐班列,減少了轉關環節,節約了集裝箱調箱、堆存的時間和費用。」南沙海關運輸工具監管科科長秦熠表示,南沙港南站開通中歐班列後,整體物流時間縮短2天,出口至同一目的地的時間相較傳統海運出口預計可壓縮60%以上。
「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後,中歐班列開闢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的陸路運輸和國際貿易通道,讓地域之間互聯互通,貨物流通更加便捷。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球貿易運力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中歐班列充分發揮了全天候、效率高、大運量、路線廣、綠色低碳等優勢。
「廣州中歐班列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除家電、紡織服裝等傳統商品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外,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長明顯。今年前4月,從廣州大朗站發運出口的材料技術類貨物增長超過1.5倍,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增長1.2倍。」廣州車站海關關長楊靜介紹,二季度以來,廣州大朗站發運班列呈現高速發展態勢,4月單月發車28列,環比增長75%,創歷史新高。
為支持大灣區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廣州海關全面推廣便捷通關措施,大力支持中歐班列開拓線路,充分發揮廣州物流樞紐集聚功能和廣州海關關區各地陸運車場、內河碼頭成網絡分布等優勢,推動中歐班列加強與內陸、內河、海運貿易通道對接。截至5月30日,廣州海關今年共監管開行進出口班列101列,發運9354標箱,貨重5.30萬噸,貨值22.23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90.57%、76.56%、105.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