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上星期五,一個以「字」為主題的展覽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正式開幕。展覧名為《見字_ _》,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研究中心與推動字體及文字設計的組織「梯級」(Typeclub Hong Kong)聯合主辦。看到《見字_ _》這個主題,大家會聯想到甚麼呢?是名噪一時的「飲水」或「飲啡」?我可以告訴你,在藝術創作人的眼中,對於「見字」,有著更深層次的想法,大家更樂於通過不同的展品設計,分享箇中意義。
我對手寫字情有獨鍾,在我研習筆跡分析的20多個年頭,我深切地了解到,每個人的手寫字都是獨一無二的,反映著我們獨特的個性。所謂見字如見人,一頁手寫字可以將一個人活生生地呈現在你面前,讓我們深入地認識對方。正因如此,我有幸與「梯級」的其中一位創會會員Victor Cheung先生,共同創造了一件名為《見字如見人》的展品。
顧名思義,《見字如見人》就是通過手寫字呈現出每個人的特質。我們收集了一百位年齡介乎8歲至86歲人仕所寫的「我」字,通過筆跡分析,將每個人的特質在一本以風琴式設計的書上呈現出來。風琴頁的其中一邊是樣式各異的手寫「我」字,看上去就如百人排列在面前;另一邊則是他們的特質。Victor更有心思地用上了不同顏色與物料的紙張,從純白到泛黃,以展示隨年歲漸長,個人閲歷與成長帶來的變化。
「見字」,又何止令人想起見字如見人呢?在展覽中,我看到一部打字機,旁邊還有一些手寫字與文本,這個名為《見字思遷》的展品,是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系系主任Keith Tam的創作。他通過展示手動打字機與各項書寫方式,展示出創作人思維過程上的轉變。
打字機的書寫文本,讓我想起了讀書年代的日子,曾經用打字機寫文章。那時候必須想清想楚,才可以直接在打字機上動手,因為打錯了回頭修改,更改的痕跡便會給人看見,要是有重大改動的話,甚至要重新打一遍。雖然打字機看似不太方便,卻是鍛煉下筆前仔細思考的好方法。換成智能電腦後,打字雖是方便快捷了,但因為有隨時更改的便利,思考方式也會隨之改變,有時兜兜轉轉都說不出重點,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另一個名為《見字飲湯》的作品,是創作人Chan Wai Lap展示母親在雪櫃上的手寫留言,表達出二人之間的溝通方式。看到這些手寫字,大家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嗎?在你們家中的書櫃,除了磁石貼以外,又有什麼手寫留言呢?是誰留下來的呢?在外工作的日子,每天努力打拚,晚上或會加班工作或約朋友晚飯,留在家中的時間不會太多,一個能張貼手寫留言的雪櫃,其實就是家人之間的溝通平台。手寫留言除了給予我們一些信息,更重要的是表達出情感上的牽掛,表面上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但一筆一劃之間的墨水流動,也能深層次地表達出書寫人的情緒。
「見字_ _」展覽展期至7月,尚有更多精彩展品。對「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場參觀,詳情可留意主辦單位的社交平台專頁。
————————
林婉雯 Maria Lam
英國筆跡專家公會會(The British Institute of Graphologists)首位華人筆跡專家、美國筆跡分析基金會會員、美國Scientific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Examiners會員、作家、會計師、應用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
FB:https://www.facebook.com/g4Graphology
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