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面對龐雜的信息生態,如果青少年的新聞素養教育無法紮根,他們就只能只身佇立於信息的洪流之中,隨時可能迷失。對於父母而言,有責任思考如何將新聞素養教育融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將又是一次與孩子同行的學習之旅,而且,越早啟程越好。
張田田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主任
碩士生導師
先看一段日常對話。
女兒:今天我看到新聞報道了一種新的感冒病毒,醫生都無法治愈,而且可能會感染數百萬人。
媽媽:嗯,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準確的,你從哪裏看到的?
女兒:網上啊,我在為科學作業查資料的時候看到的。
媽媽:如果是我,無論什麽時候看到這麽驚人的消息,都會先問自己:你怎麽知道它就是真的呢?
女兒:我剛才只是很快地瀏覽而已,還沒有時間去仔細查看呢。
媽媽:有時我也會這樣,實在沒有時間去深挖。你知道是在哪個網站上看到的嗎?找到報道的出處很重要。在你決定相信它或分享它之前,不妨試著多找幾個報道它的網站。要不要在晚飯後我們一起查一查?我敢打賭,如果我們做一些研究,我們會更了解這個問題。
假新聞對青少年的影響會更大更持久
在您的家中是否發生過類似的對話?事實上,這是一個極好的新聞素養教育的家庭案例。您或許認為,對於青少年這群“數字原住民”(在數字技術時代出生或長大的人)來說,還需要進行專門的新聞素養教育嗎?他們不是早就可以在互聯網的海洋中自在遨遊了嗎?那麽,不妨先看這樣一組研究發現:
2016年,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在對美國近8000名大中學生的調查中發現:超過80%的初中生相信貼著“贊助商內容”標簽的廣告是真實的新聞報道;大部分學生依然相信“有圖有真相”,或者“圖片越大,報道越真”。
研究過程中,實驗人員在福島核電站的照片旁放上一張畸形奶牛的圖片,結果近四成中學生認為這正是核汙染的鐵證,而根本沒有註意到照片並沒有附上相關的時間、地點說明。
美國的專業科技媒體Verge在調研中也發現,青少年很難評估在線來源的可信度,尤其是那些以更隱晦的方式發布的誤導性信息,比如軟廣告(置入性行銷)與接受贊助的研究報告等等。
2020歐盟兒童在線調查的結果表明,相對於互聯網操作、社交和移動技能,歐洲兒童和青少年的網絡信息把握技能明顯不足。平均而言,只有59%的人表示他們能夠檢查和判斷其在網上尋找的信息是否屬實,而且這個百分比在歐洲不同國家之間差異很大,比如在西班牙這個比例僅為36%。
這些數據說明,在電子屏幕中長大的青少年並未如我們所想象的,天然獲得識別和抵禦假新聞的能力,他們中的大多數面對復雜的信息環境依然有些無能為力。更應註意到,青少年的新聞消費主要發生在互聯網尤其是社交媒體上,這意味著他們或許比成年人更有可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病毒式傳播的假新聞和其他低質量內容。同時,相對於成年人,假新聞對青少年會產生更大和更持久的影響,因為青春期是個人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形成的態度和價值觀極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存在。2018年,英國“假新聞與批判性閱讀技能教學委員會”在其調查報告《假新聞與批判性素養》中指出,假新聞不僅對學生身心帶來直接的嚴重傷害:增加焦慮、損害自尊、扭曲他們的世界觀,也會導致他們對媒體與社會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拿什麽支持孩子新聞素養教育
青少年的新聞素養教育迫在眉睫。
政府、媒體、學校、父母都應承擔起對該議題的共同責任,幫助青少年培養批判性和反思性的閱聽能力,獲得充分的信息識別力和判斷力。在此過程中,學校固然是青少年接受系統化、專業化新聞素養教育的專門場所,父母也同樣扮演著關鍵性角色。不少研究者在調查中發現,由於擔心被同齡人吐槽,大多數青少年更願意與家人而非同學討論假新聞議題。
那麽,父母可以做些什麽來支持孩子的新聞素養教育呢?
首先,需要意識到,父母自身在辨別和處理網絡信息時的表現,將直接影響青少年的新聞素養。因此,父母當以身作則,了解媒體與新聞的相關知識,並檢視和反思自己的新聞消費習慣。比如,在看到引發強烈情緒反應的新聞後是否會即刻點贊加轉發?接觸到具有爭議性的新聞後是否會“貨比三家”,比對多家媒體的報道加以核實?是否只看標題不看內容?在朋友圈或微信群中看到失實信息後,是默不作聲還是立刻提醒?事實上,孩子們正是在家庭中通過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並模仿他們的行為來完成社會學習的。在新聞消費習慣的建立中,孩子的行為同樣會受到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次,可以經常圍繞新聞報道的內容與孩子展開討論,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對新聞內容進行辯證思考。在討論中,要特別關註對孩子“批判性思維”的訓練。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學家約翰·杜威提出了“批判性思維”的概念。在杜威看來,批判性思維是一個積極的過程。借助這樣的過程,人們可以有條不紊地檢驗一個聲明或者論點。
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是提出“關鍵時刻需要批判性思考”的緊急口號。尤其是伴隨著web4.0的到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聊天機器人等將充斥於我們的信息環境。眼見不能輕信,耳聽也不能隨便盲從。只有配備了“批判性思維”的強大武器,孩子們才不會被輕易誤導。父母應當在日常談話中幫助孩子形成理性的懷疑精神和實踐方法。比如,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某一條新聞的信息來源:你是從哪兒獲得這個信息的?自媒體、新聞聚合網站,還是專業媒體?即便新聞來自專業的機構媒體,你也不妨問問孩子:完成這個報道的記者又是從哪裏獲得相關信息的呢?要把這件事情調查清楚,盡量全面充分地展現,他應該需要采訪事件中的哪些人和機構呢?現在這條新聞對事件的呈現清楚嗎?全面嗎?有沒有哪些部分是缺失的呢?經常展開類似的對話,孩子就能夠理解可信來源的重要性,並逐漸養成檢視而非盲從的新聞消費習慣。
除了強化“信息源”的概念,也需要幫助孩子理解,信息的真假與傳播範圍沒有必然的聯系。不能因為某些信息無處不在就認為它必然是真的,不能因為很多人在談論某條新聞就直接選擇接受它。對信息的甄別和判斷應當建立在理性的、有依據的思考之上。這一點在當下的信息環境中尤為重要。
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數字公民”
最後,如果孩子分享了虛假新聞,請鼓勵他們承認,並將其糾正。告訴孩子,能夠承認自己一時相信了不實信息,並不會被嘲笑,反而會因為自己的勇氣而得到更多的尊重。同時,需要立即去糾正這些失實信息,因為如果選擇沈默聽任其傳播,將會給更多的人帶來傷害。這些引導都有助於規範孩子們的新聞消費行為,幫助其成長為一個負責任的“數字公民”。
面對龐雜的信息生態,如果青少年的新聞素養教育無法紮根,他們就只能只身佇立於信息的洪流之中,隨時可能迷失。對於父母而言,有責任思考如何將新聞素養教育融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將又是一次與孩子同行的學習之旅,而且,越早啟程越好。
延伸
閱讀
《專家之死: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
(美)湯姆·尼科爾斯 著
舒琦 譯
中信出版社·見識城邦
2019年3月
隨著信息技術和教育的發展,人們現在面對著越來越大量的信息,這使得人們在自戀的和誤導性的知識平等主義立場上對任何事件信口開河。作者指出,反對專家運動的發生有很多原因,包括網絡的開放性,高等教育中的“顧客至上”思維,以及新聞產業的娛樂化。詭異的是,信息的民主傳播,而非受教育大眾的培養,反而開始產生一批一知半解的、憤怒的公民,他們公開指責智識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