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公帑助拓新工業再成事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4-08 12:28
新型工業評審委員會決定支持第二宗加速計劃申請,預計資助金額約為1.4億元。
圖為第一宗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的起動儀式。(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費小燁、王僖)為推動香港新型工業發展,香港特區政府去年推出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繼今年2月公布首宗獲支持項目後,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昨日再宣布,亞洲先進同位素技術有限公司成為第二宗獲評審委員會支持的公司,擬透過高端先進技術的智能生產設施,在香港建立醫療用超導迴旋加速器及核素藥物生產線,總投資預算金額逾4億元,當中1.4億元屬計劃配對資助。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樂見再有一間具國際元素的企業透過該計劃的資助,在港建立新的智能生產設施。獲資助者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非常感謝特區政府的認可和支持。加速計劃至今收到8宗申請,初步提出的項目總預算超過30億元。

特區政府於去年9月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下稱加速計劃),旨在資助從事策略性產業(即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並投資不少於2億元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的企業。創科署昨日宣布,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新型工業評審委員會支持一宗由亞洲先進同位素技術有限公司提交的加速計劃申請,屬第二個獲評審委員會支持的項目。超導迴旋加速器是治癌領域中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而核素藥物亦即放射性藥物。

獲資助者讚港充滿吸引力

該項目擬建立醫療用超導迴旋加速器及核素藥物生產線,其智能生產設施涵蓋高端先進技術,屬生命健康科技領域,總投資預算金額逾4億元。加速計劃下每個項目的項目總成本不得少於3億元,以政府與企業出資的比例為1:2計算(見表),即項目獲該計劃約1.4億元的資助。

新型工業評審委員會資助建立涵蓋高端先進技術的藥物生產線。這是一張製藥科研中的概念合成圖。

亞洲先進同位素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李鷹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對有志於以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為目標的企業而言,香港充滿吸引力,因香港具有綜合而獨特的金融資源、高端技術、交通、人才及法律制度等優勢,且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創科產業推動體系,非常感謝獲得特區政府的認可和支持。

先行者:生產階段十分順利

此外,擁有60年醫藥製造經驗的正美藥品今年2月成為加速計劃下首家獲批資助的企業,該公司負責項目統籌的孫志誠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計劃建立生產無菌眼藥水、口服固體劑型及口服液藥物的智能生產線,該公司從成功申請資助到目前的生產階段,整個過程都十分順利。

他指出,香港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顯著優勢,一直是金融、 貿易、航運等多方面的國際樞紐,是設立智能生產線的理想地點。項目總投資預算金額約為6億元,獲加速計劃資助約2億元後,能讓項目有更大發揮空間、運作更暢順,助力項目穩步發展。

聘用研究人才再有額外資助

加速計劃全年接受申請,特區政府亦為在計劃下獲批項目的企業聘用研究人才提供額外資助,以鼓勵企業在香港進行研發或擴大其研發規模,以及讓有關企業聘用設立或營運新生產設施所需的非本地人才。

孫東表示,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香港必須更積極對接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他指出,透過利用先進技術,企業可以提高生產力、創造就業機會,並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期待更多來自海內外的企業在本港發展智能生產,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創新科技署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加速計劃截至昨日共收到8宗申請,申請企業擬設立的新智能生產設施涵蓋的範疇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該8宗加速計劃的申請公司初步提出的項目總預算超過30億元。

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簡介

企業申請資格

  • 根據《公司條例》(第622章)在香港註冊成立
  • 非政府資助機構或政府資助機構的附屬公司
  • 承諾在核准資助範圍內投入不少於2億元資金,按三個指定技術範疇(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
  • 智能生產設施需涵蓋高端先進技術

計劃特點

  • 配對資助:政府與企業出資比例1:2
  • 資助準則及金額:每個申請的總項目成本最少3億元,企業須投入不少於2億元,政府的資助額上限為獲批項目總開支的三分之一或2億元(以較低者為準);每家企業最多可有兩個獲資助項目,資助總額上限為每家企業2億元
  • 資助範圍: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直接相關的費用,以及運作智能生產設施有必要的專門設施及相關必要輔助設備
  • 項目期限:一般在36個月內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