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發展信心倍增 大灣區港企新春訂單增五成
作者:李昌鴻   來源:文匯報    2025-02-24 10:53
【識港網訊】內地上周舉行民企座談會,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也令大灣區廣大港企增強了發展信心。

【識港網訊】內地上周舉行民企座談會,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也令大灣區廣大港企增強了發展信心。今年新春以來,儘管美國新政府對中國貨加徵10%關稅,但是多年來中國企業實施出口及生產基地多元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歐盟等已經成為主要出口市場,港企今年將進一步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至於主打出口美國的企業,則會將關稅轉嫁給客戶,減低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採訪大灣區內地城市眾多港企了解到,新春後員工已基本到崗,訂單穩定,正在滿員生產,有的企業訂單大幅增長了五六成,並擴充員工隊伍。

新春開年以來,儘管美國對中國貨加徵10%關稅,但許多大灣區港企仍然蓬勃發展,訂單表現穩定和良好。數十年來一直提供教育玩具設計生產的東莞港企成興塑膠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力恆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經過去年的調整,今年訂單飽滿,多年來考慮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公司加大非美市場拓展,目前訂單以歐洲為主,佔出口訂單近一半。由於工廠近6年來投入上千萬元人民幣,發展工業4.0智能製造,如今生產實現全自動化,200人工廠產量達到以前400至500人的生產水平,生產效率提高了一倍。

「我們發展不斷利用不同科技元素,應用在生產管理流程,達到生產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雖然是傳統玩具產品,也會有合理的利潤。」

實現全自動化生產效率倍增

同樣,將高科技融入建材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和吸引力。研發生產建材的港企菲普新材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漢珽也向記者表示,今年訂單預計會增長60%,美國加徵關稅對公司影響不大,公司重點拓展非美市場,包括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業務。

為了擴充業務發展,公司今年以來增聘了6名技術和管理人員,並增加投入到網上平台的宣傳、推廣和全球參展,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客戶購買公司的產品。去年公司研發環保高科技的渠蓋板,不僅具備出色的抗壓性能和排水功能,也經過長期戶外使用的考驗,並保證環境在細節處的美觀,受到許多海外客戶的青睞。

重點拓展非美市場

如今,大灣區大量港企從「三來一補」轉為精密製造,港企鴻利達集團CEO特別助理梁秉然表示,儘管美國最近增加了對中國出口貨物的關稅,但是公司暫時還沒有收到客戶要求降價的要求,因為公司的產品主要是零組件。為了應對貿易戰,公司正計劃今年第二季度啟動產能轉移,將內地一些訂單轉到馬來西亞工廠生產,以保持訂單的穩定性。

他稱,節後員工已全部到位,目前公司訂單保持穩定,春節後深圳和中山兩地工廠已經全面進入緊張繁忙的生產。其中,深圳工廠今年有增聘員工的需求,但是都是根據客戶訂單情況來執行相關計劃。

客戶願承擔加徵關稅

從事新能源汽車部件和電子產品部件等研發製造的港企嘉瑞國際拓展中心總監陳善榮表示,美國加徵關稅還是由客戶承擔,目前來看客戶反應還是可以接受,訂單沒有太多變化,仍然保持穩定。

他提到,目前嘉瑞惠州工廠有三千多人,為了滿足生產需求,今年以來新聘員工約800人,其中很多是一些技術工人,管理和運營自動化生產機器,非生產人員約50人,總數達到近4,000人。多年來公司推動自動化升級,如今生產效率提高很多。

港企新年開局良好,相關情況還反映到物流行業上面。多年來拓展國際空運業務的港企東捷運通董事長黃鵬表示,今年1月公司業績可喜,比去年同期有雙位數增長,為了應對業務需求,今年新增一成新員工。對今年業務的前景,他表示,還是謹慎的樂觀,目前全球仍然處於高運價時代,航空公司對運力調整會跟隨市場調節。

從事物流拼箱業務的港企新里程有關人士表示,公司今年業務預計增長55%,現在公司有60人,但辦公室已經坐不下,今年要搬遷至新的辦公室,目前正在裝修中,預計員工規模將擴大到100人,增長六成多。目前公司來自東南亞的業務比較多,美國業務也在快速增長。

港企2025年發展策略

●美國加徵關稅或最終會轉嫁給客戶

●轉移產能至東南亞規避美國加徵關稅影響

●加大力度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參加國內外展覽,把握市場機會

●加強自動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應對挑戰

加工貿易企業積極參展開拓內外銷

今年開春以來,儘管大灣區大多數港企業務表現不錯,但是也有部分港企的經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他們紛紛加大力度開拓國內外市場。

全球經濟成影響訂單關鍵因素

香港電鍍業商會會長、創隆實業董事總經理陳偉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不大,全球經濟低迷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反而更大。他說,現在出口訂單比較少,主要是全球對奢侈品的需求都下降,購買意慾很低。目前公司正在努力尋找訂單,加大力度參加國內外的展會開拓新的市場,尤其是內銷市場,公司會積極與內地鐘錶、珠寶等企業合作。他相信,積極努力可以維持公司穩定發展。

在佛山從事傢具五金生產的港商鄺錦明表示,今年以來訂單表現一般,但公司積極面對,求新求變,加大力度開拓國外市場,現在公司業務主要由以前OEM轉變為ODM(自主設計生產),這樣產品的附加值更高,透過個性化專業的設計可以吸引更多客戶。

作為香港傢俬裝飾廠商總會主席,鄺錦明稱目前商會有400個會員企業,包括出口、零售、批發和工程項目等,由於現在全球經濟不太好,許多企業今年來業務是好壞參半,都在積極想辦法,他們紛紛抱團合作,積極參加國內外一些展會開拓新的業務。

在深圳提供印刷包裝的港企深圳市奔達印刷總經理林天意表示,公司給出口企業印刷商品包裝盒,業務整體表現穩定,目前有員工100人,去年因深圳企業出口興旺,公司出現盈餘。今年公司將積極參加國內外展銷會,計劃分別參加兩個內銷展和外銷展,以開拓更多的客戶。

數十年來提供鮮花包裝袋的港企新興集團董事長何廣健也表示,目前的訂單業務不太好,估計只有前兩年的70%,此次美國加徵10%關稅,因公司在緬甸設有分公司,在內地生產後再送緬甸廠加工出口,可以規避相關影響。

專家:「一帶一路」戰略成效彰顯 美國再加關稅影響降

自2017年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起,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出口市場及生產基地多元化的布局之路,時至今日,中國對美國的貿易依賴下降,對美出口在中國總出口中的佔比已從過去的20%以上,降至去年的15%以下。2024年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為5,247億美元,佔比14.58%。2024年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在中國總出口佔比為16.29%,歐盟佔比為14.34%。東盟及歐盟已共佔中國總出口逾三成,故此,專家認為,美國再加徵關稅,對中國出口企業的影響已經大不如前。

「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佔比躍居首位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今年是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宮,已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10%關稅,並着手對許多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對中國貨加徵10%關稅當然會對中國出口美國的貿易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過去幾年來中國企業紛紛推動出口多元化,已經減少了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中國的外貿結構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已經佔第一位,對美國的出口已經降至第二位,所以特朗普加徵關稅的影響並不是特別大。

楊德龍認為,今年中國外貿還是面臨着一些挑戰,如歐洲也聲稱對中國出口的一些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品等加徵關稅。這種貿易方面的限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從前景來看,中國出口還是穩定增長,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因為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依然比較強,而且出口結構也在不斷調整,高附加值產品的佔比不斷增加,因此又對中國今年出口保持樂觀。

知名財經專家李大霄也提到,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去年的外貿增長不錯,創歷史新高。今年儘管會受到一些關稅問題的挑戰,但是中國企業大力發展非美貿易,包括「一帶一路」的東盟市場等增長還是比較快的,還有「一帶一路」等其他的貿易如拉美、東歐、中東和非洲等,需求保持不斷增長。他認為,中國今年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關稅問題,因此,中國十多年前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十分正確,很有前瞻性。穩外貿、穩外資是今年中國非常重要的任務。最近中國也在採取穩定外資投資的行動,推出一些對外資非常友好的政策,有利穩定中國外貿,「中國外貿迎難而上應該是今年的主基調。」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