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新一批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名單,廣東韶關成功入選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連接內陸腹地的關鍵節點,韶關的入選標誌着其在區域物流發展中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開啟了全新的發展篇章。
國家物流樞紐:物流體系的關鍵支柱
國家物流樞紐是物流體系中的核心基礎設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交通運輸部聯合布局建設,旨在優化全國物流網絡布局,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作為全國物流網絡中的關鍵節點,國家物流樞紐具有輻射範圍廣、集聚效應強、服務功能全、運行效率高等特點,能夠有效滿足多樣化的物流需求,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物流樞紐分為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和陸上邊境口岸型等6種類型。其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依託鐵路、公路等陸路交通運輸大通道和場站(物流基地),銜接內陸地區干支線運輸,主要服務於區域生產生活、產業布局優化和區域經濟競爭力提升,提供暢通國內、聯通國際的物流組織和區域分撥服務。
韶關入選:多年砥礪奮進的成果
韶關的成功入選並非偶然,而是其多年努力和紮實工作的成果。2021年,國家發改委印發《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國家物流樞紐具有動態調整機制,為韶關發揮區位交通優勢、推進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機遇。
2022年,韶關市進一步深化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研究,編制形成《韶關市現代物流體系研究報告》,並嚴格對照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要求,加快構建現代化物流體系,不斷完善各項物流基礎設施。通過多次向國家發改委和廣東省發改委匯報申建工作成果,韶關為此次成功入選築牢了堅實根基。
此外,韶關雄厚的產業基礎也為入選提供了重要支撐。作為華南重工業基地和廣東戰略後方,韶關擁有鋼鐵、有色金屬、能源等傳統產業,同時積極推動先進裝備製造、大數據、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產業的蓬勃發展為物流業提供了豐富的貨源和強勁的需求動力,進一步鞏固了韶關在區域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交通物流優勢:入選的關鍵因素
韶關的交通物流優勢是其入選的關鍵因素之一。2024年5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在韶關召開全省深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座談會,明確賦予韶關粵北區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定位,要求其加快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在廣東省「一中心三極點」綜合交通樞紐布局中勇挑「北極點」的重擔。
截至目前,韶關已建成8條高速公路,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高速路網,貫穿全境,大幅提升了貨物運輸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時,「兩橫兩縱」鐵路網全面建成,內河與北江兩條航道暢通無阻,為大宗貨物運輸提供了低成本、大運量的選擇。丹霞機場的建成通航,則為韶關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補上了最後一塊拼圖,形成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多維立體的交通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韶關是廣東省內山區市中口岸種類最為齊全的地市,目前已擁有5個鐵路、公路、水路口岸,未來還計劃開通航空口岸。這些得天獨厚的交通資源催生了空港物流園、韶關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一系列立體高效的多式聯運物流項目,為全市園區和企業提供了高質量的綜合物流服務,有效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
未來發展:新起點上的新征程
入選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是韶關發展的新起點,未來的發展之路更為關鍵。韶關將以此次入選為契機,全力加快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的編制工作,聚焦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切實擔當好「北極點」的戰略定位,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
韶關將重點實施「一帶五環」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區公路工程、韶關港港航疏運能力提級擴能工程、北江航道擴能升級上延工程等重大項目,進一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提升物流運輸能力。同時,依託現有物流節點設施發展基礎,全面整合物流資源,精心打造「一樞紐、四園區、九中心、多節點」的物流設施節點體系,優化物流資源配置,提高物流運作效率。
此外,韶關將加快推進韶關港物流樞紐、現代公路港、空港國際物流園、韶關高新物流園等重要物流節點設施建設,全力構建通江達海、東西聯通、南北暢達的物流通道格局。目標是到2027年,物流基礎設施和網絡更加完善,物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物流成本持續降低,物流樞紐集聚輻射能力顯著增強。
韶關成功入選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不僅是其物流業發展的重大突破,更是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契機。未來,韶關將以此次入選為起點,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快推進物流樞紐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與內陸地區的經濟聯動注入新動能,開啟物流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