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藝術與生態對話 穗海珠濕地生態藝術國際雙年展開幕
作者:黃裕勇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1-13 09:18

隨着全球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覺醒,生態藝術這一融合了自然美與人文智慧的新興藝術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1月12日,在廣州海珠濕地綠意盎然的果林之間,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盛事——第32屆廣州園林博覽會「海珠濕地生態藝術國際雙年展」拉開序幕,現場眾多國內外知名藝術家、藝術評論人和專家學者,以及熱愛生態與藝術的市民和遊客,共同見證了這一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的盛會。

海珠濕地國際藝術雙年展是一次對生態與藝術深度融合的大膽探索和嘗試。去年12月,海珠區啟動了海珠濕地生態藝術駐地計劃,面向全球徵集青年生態藝術家,駐留海珠濕地進行藝術創作。

當天,9位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充分運用海珠濕地的獨特資源,巧妙地將自己的藝術理念與濕地生態相結合,創作出了一系列既具有藝術美感又富含生態意義的作品。

會場周邊的果林間分布着藝術家們圍繞濕地生態、可持續發展等主題所創作的生態作品,他們以生態藝術學的視角,探討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通過花藝、彩繪、裝置藝術等創作形式,展現綠美廣州建設豐碩成果。

來自荷蘭的花藝藝術家Pieter Teisman是駐地藝術家之一,來到廣州20年他覺得參加海珠濕地的駐地計劃很酷。此次他的生態藝術作品《覓境·懸浮森林》設計靈感來源於廣州海珠濕地的生態環境和鳥類多樣性。「懸浮森林」裏面填充有泥炭蘚、水培顆粒土和落葉的混合物,形成一種輕盈、透氣的土壤,以此營造古老森林地面的感覺。這個設計不僅僅出於單純的藝術美學考量,更是一個持續多年的小型生態森林。Pieter 說,「在搭建還沒完工的時候,一隻漂亮的藍色小鳥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我的『懸浮森林』這讓人很驚。」

駐地藝術家邊思敏和梁宇博的作品《川行》則將目光聚焦於海珠濕地高畦深溝這一傳統農業系統。

海珠區林業和濕地管理局相關人員表示,希望此次雙年展不僅可以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和交流平台,也能夠用藝術的力量激發更多人對生態保護的關注和行動,為城市生態品牌打造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海珠濕地作為廣州城市中心的生態綠洲。不僅是城市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也是廣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生態藝術的觀念相契合。在建設美麗中國這一宏偉願景的推動下,廣州市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致力於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州。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