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東江水供港60周年紀念典禮在港舉行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4-01 11:07

【識港網訊】(大公報 記者 李慧妍 易曉彤)東江水跨越粵港山川,持續流淌60載。這條「生命之水」累計對港供水超300億立方米,佔香港淡水用量近八成,成為保障香港繁榮穩定的「血脈工程」。香港特區政府、廣東省政府昨日在港舉行東江水供港60周年紀念典禮暨「舞動水滴展」開幕禮。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國家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室務會成員向斌等出席。

李家超致辭表示,東江水支撐香港經濟發展,市民當飲水思源,回饋國家關愛。王偉中表示,廣東省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切實管好東深供水工程,繼續讓香港同胞喝上優質水、放心水。李國英強調,水利部將全面加強與香港特區政府的水利合作,持續完善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體系。

另外,包括「舞動水滴展」在內的一系列東江水供港60周年慶祝活動正在舉行,位於中環街市的紀念展覽昨日揭幕,今日將舉行國際水務領袖高峰論壇。

李家超:東江水象徵血濃於水家國情懷

圖:李家超呼籲香港市民飲水思源,回報國家的支持。(大公報記者麥潤田 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東江水象徵着血濃於水的家國情懷,反映了國家對香港的長期支持與關愛。

李家超回顧歷史,提到1963年的大旱災對香港造成的嚴重影響,走過大街小巷,經常都會聽到市民大叫「又制水喇」、「樓下閂水喉呀」,大家減少洗澡洗頭次數和用水,為解決香港的水資源困境,全長83公里長的東深供水工程在1965年以短短11個月的時間建成,從此穩定供應東江水,徹底解決了香港的缺水問題。

他指出,東江水對香港有着重要意義:它承載着血濃於水的家國深情;構築着未雨綢繆的長遠謀劃;奔湧着粵港協同創新的發展智慧;融和着東西薈萃的百川匯流,促進了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合作與交流;滋養着代代相傳的感恩情懷。特區政府藉此60周年舉辦一系列活動,讓市民了解東江水供港的歷史,傳承家國情懷。

李家超表示,東江水供港不僅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見證國家對香港無私關愛的60年。他感謝國家及相關部門為香港所作的努力和貢獻。他呼籲香港市民飲水思源,回報國家的支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李國英:繼續完善灣區水安全保障體系

圖:李國英表示,東江水將繼續助力香港發展,推動灣區邁向更輝煌未來。(大公報記者麥潤田 攝)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致辭時強調,保障香港供水安全不僅是民生工程,更是連接兩地情誼的重要紐帶。

李國英指出,60年裏,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對港供水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和部署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香港水安全保障工作被納入國家發展全局統籌規劃。水利部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完善對港供水體系,各方共同努力下,東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從0.68億立方米提升至24.23億立方米。同時,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建成,實現了對港供水「雙水源、雙保障」。

李國英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強調,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後盾。保障香港供水安全事關民生福祉和發展大局。未來,水利部將繼續深化與香港特區政府的合作,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對港「穩定供水、安全供水、優質供水」,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做出水利貢獻。

最後,李國英表示,水脈連血脈,東江水見證了香港的繁榮與兩地的深厚情誼。在祖國的強大支持下,東江水將繼續助力香港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王偉中: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圖:王偉中表示,廣東省堅決扛起保障對港供水的重任,為香港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支撐。(大公報記者麥潤田 攝)

廣東省省長王偉中致辭時表示,源源不斷的東江水,展現了粵港兩地深厚情誼與合作成果。廣東省將堅決扛起保障對港供水的重要責任,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王偉中表示,東江水見證了粵港兩地的深情厚誼,也見證了粵港兩地的騰飛發展。在水脈的連結下,粵港兩地的合作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歷史機遇。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予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賦予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試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展望未來,廣東省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持續保障對港供水安全,加強水質保護與科學精準調度,確保香港同胞飲用優質水源。同時,廣東省將以水為紐帶,推動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交流,攜手建設世界級灣區。

王偉中最後指出,東江水供港不僅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粵港深情厚誼的歷史象徵。廣東將傳承東深供水建設者的精神,與香港共同推動大灣區建設,助力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及國際地位提升。

發展局:進一步深化粵港水資源合作

圖:「涓涓甲子意 碧波潤香江──東江水供港60周年紀念展覽」昨起一連四日在中環街市展出。(大公報記者蔡文豪 攝)

由新華社和粵海集團合辦的「涓涓甲子意 碧波潤香江─東江水供港60周年紀念展覽」,昨起一連四日在中環街市展出。展覽透過「飲水思源」「碧水長流」「水澤灣區」三個篇章,全景式展現東深供水工程各個歷史階段的生動故事,展示廣東對港供水保障的有力舉措和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成果,預計將吸引數十萬市民參觀。

「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揭幕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揭幕儀式上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深化粵港兩地在水資源方面的合作,推動大灣區水資源管理的協同發展,持續推動水務基建發展創新,推動大灣區水資源的整體優化配置,建立數字水務灣區。

廣東省水利廳一級巡視員孟帆說,東江供水工程60年來累計對港供水超過了300億立方米,滿足了香港大約80%的用水需求,為香港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去年投入使用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對港供水更實現了雙水源、雙保障。

為了讓香港市民近距離感受東深工程,展覽還設置了飛躍東深VR體驗、海寶AI智能體、東深供水快問快答遊戲等互動環節,讓香港市民參與到對東江水的思源和護源的行動中,感知國家水利技術發展成就。

逾百「水滴」為城市注入正能量

圖:逾百「水滴」為城市注入正能量

大型藝術裝置展覽「舞動水滴展」是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特別為慶祝東江水供港60周年而創作,透過大小不同的水滴裝置表達東江水為香港注入生命力和社會共融的文化氛圍,整個展覽的水滴布局和數量在四月至六月的展期內會分階段變化。

首階段裝置包括一個高18.8米的水滴裝置和百多個不倒翁小水滴,將於今日(四月一日)開始展出,而展覽的焦點是一個既屬首次展出,亦屬同類展覽中歷來最大、高28.8米的巨型水滴藝術裝置,將於五月登場。展覽直至六月十三日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舉行。

本港水費遠低其他先進國家城市

東江水自1965年開始輸往香港後,60年來源源不絕提供優質水源。時至今天,東江水供港水量佔全港淡水用量達七至八成,保障了香港市民的生活,也支撐了香港國際大都會的發展。

國際水協會報告顯示,本港現時每100立方米的飲用水水費總額僅需262港元,遠低於其他先進國家的城市,甚至低於部分內地一線城市。港人能以極低的費用享用極穩定、極優質的水源,以及高質量的供水服務,除了政府的補貼外,更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大公報記者曾走訪內地東江流域的多個城市,見證各地多年來不計成本,甚至犧牲了發展機會,以保障優質東江水供港:為保護東江水源遷移家園、為保障水質調整經濟產業、為建造供水系統提供昂貴土地資源……即便內地遇到旱災,依舊優先確保香港供水穩定。

飲水思源,東江水供港長期保持水質高質量,水價較低的背後,離不開國家和地方支持、沿江人民的巨大付出。請與《大公報》一起回望,一個甲子始終不變的堅持。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