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廣東民企新春趁勢開「新局」 小鵬汽車迎「開門紅」,美的傳産業捷報,更多企業試水AI
作者:朱紫強   來源:南方日報    2025-02-10 09:17
【識港網訊】2月5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出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回顧去年的成績、提出今年的目标後,他表示:「我在廣東創業20多年,從軟件到移動互聯網,再到AI、飛行汽車、機器人等系列産品,始終根植于這片熱土。爲什麽?這裏敢闖、敢拼、敢爲人先的精神,以及優越的創業環境,讓我對打造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充滿堅定的信心。」

【識港網訊】2月5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出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回顧去年的成績、提出今年的目标後,他表示:「我在廣東創業20多年,從軟件到移動互聯網,再到AI、飛行汽車、機器人等系列産品,始終根植于這片熱土。爲什麽?這裏敢闖、敢拼、敢爲人先的精神,以及優越的創業環境,讓我對打造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充滿堅定的信心。」

何小鵬的感慨,道出衆多珠三角民營企業的心聲。無論是小鵬之于廣州,還是華爲之于深圳,民營企業與政府的雙向奔赴,始終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爲了更好地服務廣大民營企業,這一天,廣東成立了民營經濟發展局。這是服務廣東民營經濟的新舉措,更開啓了廣東民營經濟發展「新局」,标志着廣東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意味着廣東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從指導思想到頂層規劃、政策項目逐步形成閉環,彰顯了民營經濟在政府決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超級管家」加持下,廣東将在頂層設計、服務優化、經驗推廣及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等方面持續發力,爲民營經濟營造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

民企争當科創大英雄

民營經濟是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成爲全國首個14萬億元大省,GDP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截至2024年底,廣東登記在冊的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37.87萬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48%。

民營經濟,貢獻了廣東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業、90%以上的經營主體數量。珠三角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這裏走出一批又一批影響世界的民營企業,他們是珠三角這片創業熱土上的「主角」和「英雄」。

例如,廣州的希音通過數字化供應鏈和柔性生産模式,整合了珠三角的服裝産業集群,形成了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拓業務,成爲跨境電商領域的領軍企業。

深圳的比亞迪通過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在新能源汽車和綠色交通領域沉澱拼搏,成爲全球知名的綠色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2024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總出口量超40萬輛,同比增長68%,足迹覆蓋全球六大洲9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佛山的美的集團通過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升級,提升了企業的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2024年,美的營收突破4000億元,旗下擁有庫卡、瑞仕格、高創、極亞精機等品牌,實現了從核心部件到整體方案、從硬件設備到智能系統的全覆蓋。

東莞是華爲、OPPO、vivo等國産手機品牌的生産基地。在剛過去的2024年,華爲甚至重新奪回了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OPPO通過智能化生産和全球化布局,在濱海灣新區建設智能制造中心,推動東莞從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的轉型……

在廣東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帶來現代産業好消息。「佛山的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已成爲全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産基地,累計生産交付工業機器人超8萬台。美的集團将不斷開發更适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産品,讓更多企業用上機器人、用好機器人。」

這些數據和案例表明,民營企業是廣東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助力産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民營經濟是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6個90%深圳經驗再出圈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大批民營企業集聚深圳,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強大的落地能力,「大疆」「騰訊」的創新創業故事,至今仍在上演。

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快重塑深圳的産業版圖。

如今深圳,處處充滿日新月異的創造活力。在世界之窗,衆擎機器人研發的人形機器人PM01穿戴警用設備,跟随民警、特警走上街頭巡邏;在福田口岸,往來「串門」過年的深港居民,出關便可享受無人機送到門口的點餐服務;在龍崗中心區,市民搭乘直升機翺翔雲端,用全新視角領略城市之美……

企業的創新動能,爲深圳創新生态注入源源不斷活力。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880.5億元,占GDP比重5.81%,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94.9%,居全國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1.59萬件,連續20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達2.47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突破1000家。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表示:「廣東将全力支持企業成爲創新主角,大力推廣深圳‘6個90%’的經驗做法,即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職務發明專利以及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集中在企業,推動創新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

「深圳多年一直堅持‘6個90%’,将大量研發資源沉澱在企業。深圳是一個新成立的城市,早期缺乏科研院所,但同時又發展爲高科技制造業産業基地。包括華爲等企業,都把科技人員引入企業進行研發。企業離産品和市場最近,研發與市場的緊密結合,大幅縮短了從研發到投産制造的鏈條。」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宋丁認爲,真正的科技創新主角是民營企業,它們的創新積極性最高,也最爲靈活,提倡研發經費向企業傾斜,将産業鏈直接鎖定在企業,推動民營經濟承接研發任務,将是未來的一個重要趨勢。

民企試水AI,加快民營經濟騰飛

民營企業的發展并非一蹴而就,無不是沿着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路徑,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記者留意到,廣東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除了何小鵬外,還有華爲、美的等企業代表。這是落實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角的行動,也是爲民營企業「撐腰打氣」宣言。

廣東新成立的民營經濟發展局,将從五個方面爲民營經濟提供全方位服務和支持:一是加大政策供給,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二是推動問題解決,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難題;三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四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民營企業「走出去」;五是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一名證券公司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東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釋放了政府支持民企發展、優化投融資環境、增強市場信心的強烈信号。但新設的民營經濟發展局,也應注意與中小企業局、經濟促進局等功能相近機構錯位整合。

其實,早在2003年,廣東就設立了中小企業局,專注服務廣東各地中小企業,涵蓋所有民營企業。包括佛山、東莞、深圳等珠三角主要城市,均設立有以「中小企業服務局」爲名的機構,大多挂靠在市工信局下。

被衆多關愛包圍,珠三角民企「新局」,也體現在AI大模型的認知态度的轉變上。

「此前我還在忐忑,要不要繼續讓公司的工程師訓練AI大模型。随着國産AI大模型深度求索出圈,我們明白擁抱人工智能已是大勢所趨。」從事精密金屬加工、高科技産品制造的廣東創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楚慧表示,「經過深入思考,我們決定放開手腳,立足企業自身需求,建立行業AI大模型,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今年1月,創興精密開始實踐數字化轉型新路徑——用「數據」管理公司,即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問題,通過數據治理解決問題。實踐了不到一個月,公司的訂單量和産品交付效率均創下新高。高楚慧表示,接下來,公司也将把這一經驗進行總結并輸出給其他企業。

日前,小鵬汽車迎來「開門紅」。小鵬汽車1月份交付量30350輛,同比增長268%。全棧自研的人形機器人IRON,計劃今年在小鵬工廠走向更多崗位,初步開始試行商用。

廣東從政府到民營企業展現積極進取新氣象。新的一年,廣東民營經濟将以蛇行千裏的勢頭,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爲廣東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