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首個空間項目有望年內進「天宮」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1-14 11:35

【識港網訊】中國空間站是中國覆蓋空間科學相關學科領域最全、在軌支撐能力最強,且兼備有人參與和上下行運輸等獨特優勢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建成兩年以來,空間站已在軌實施180餘項科學與應用項目,產出系列原創性、前沿性、創新性的進展與成果。據報道,高分辨率溫室氣體點源探測項目有望在年內升空,這將成為香港科學家參與空間站的首個空間應用科研項目,這項研究將助力包括大灣區綠色減排事業,為中國的雙碳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應用發展室副主任巴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高分辨率溫室氣體點源探測項目中,香港科技大學科研團隊提出設想,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合作研發出高分辨率溫室氣體點源探測儀。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已完成立項,相信不久後有望上行至空間站進行實驗。

監測碳排放 助緩解全球氣候變化

香港科技大學此前介紹,該探測儀將對全球中低緯度範圍內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熱點進行監測,提供發電廠、煤礦、垃圾堆填區等設施範圍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濃度。研究團隊將應用這些數據反演近實時的碳排放通量,為重點排放源的碳監測、報告和核查提供可靠準確高頻次的數據,為決策者提供定量信息以制定有效的減碳措施,及幫助評估減碳措施的成效。該項目將為中國的雙碳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數據,也將服務眾多「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協助緩解全球氣候變化。

冀港參與空間站科研形成長效機制

「大灣區是中國科技發展非常重要的區域,香港有着深厚的科學教育背景以及很多著名高校。」巴金表示,歡迎香港科研人員加入到整個空間站科學應用的大隊伍中來。空間應用系統每年都會發布空間站科學應用項目指南,向全國乃至全球公開科研項目機會,前期已有香港相關高校參與指南申報並得到一些立項支持。

「我們希望,香港參與空間站空間科學應用項目,能夠形成一個長效機制。未來,隨着香港地區參與越來越多,有望能夠形成更加集群的地域優勢,促進整個大灣區的空間科技發展更上一個台階」巴金表示。

空間站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近地空間研究設施,計劃在軌穩定運行十年以上,為開展高水平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是中國錨定 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重要創新驅動力。據介紹,中國空間站未來十年將充分發揮平台優勢,圍繞重大科技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凝練科學目標,匯聚不同學科領域的智慧與力量,分批組織實施體系化的科學與應用研究、技術試驗,以及打破傳統學科界限藩籬、組織跨領域與多學科的深度交叉合作研究,持續產出重大科技成果並加速轉化應用,促進科技全面進步。

空間站空間科學研究未來計劃(部分)

空間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領域:

●持續深化基礎生物學、生物技術及轉化、生命生態、生命起源研究,重點部署哺乳動物太空孕育、密閉生命生態等方向,在幹細胞和再生醫學、藥物干預和研發、合成生物製造等先進生物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微重力物理科學領域:

●持續開展金屬和合金微觀組織及宏觀性能調控機理研究,加強多相流體流動與傳熱應用研究,建設國際領先的複雜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平台

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領域:

●巡天空間望遠鏡(CSST) 有望在暗能量本質和暗物質性質等方向取得國際重大成果;高能宇宙輻射探測(HERD)、伽馬射線偏振儀 II(POLAR-2)有望取得突破;高分辨率溫室氣體點源探測、先進遙感技術體制驗證等為香港地區多個研究領域和部門提供數據支持

空間新技術與應用領域:

●在空間信息及精密測量新技術、在軌製造與建造技術、機器人與自主系統技術等方面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瓶頸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