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內地青年來港就業安排來了!一文看懂
作者:洪澤楷   來源:文匯報    2025-01-03 09:27
【識港網訊】特區政府勞工處2日宣布放寬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及展翅青年就業計劃兩項計劃的參加資格限制。

【識港網訊】香港特區政府勞工處2日宣布,資助僱主聘用香港青年到內地工作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即日起優化,放寬至29歲或以下及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的港青都合資格;同時,首次在計劃下推出內地青年來港就業安排,讓參與計劃並聘請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企業,可按相關規定,申請相同數目的內地青年來港工作,令兩地人才雙向就業。有內地青年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就業市場機會多,對年齡、性別及學歷並無過多的限制,加上香港工作環境更為國際化,能擴闊國際視野,新措施極具吸引力。

特區政府勞工處2日宣布放寬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及展翅青年就業計劃兩項計劃的參加資格限制。其中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參加資格放寬至18歲至29歲,以及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不再限制只有最近兩屆大學學位畢業生才合資格申請。參與計劃的企業每月獲政府發給津貼,務求讓企業以最少1.8萬港元月薪聘用合資格青年到內地工作;而政府向企業發放的津貼上限,則由每月1萬港元上調至1.2萬港元,為期最長18個月。

至於雙向安排亦落實,特區政府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推出內地青年來港就業安排,今年起,參與計劃並聘請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企業,可按相關規定,以每月最少1.8萬港元薪酬,申請相同數目的內地青年來港工作。

內地青年:嚮往港職場機會多

為了解內地青年來港工作意願,香港文匯報昨日訪問兩位合資格內地青年。其中現居於北京的王小姐擁有傳播學方面碩士學歷。她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就業市場「內卷」情況較內地輕微,青年競爭機會多,而且在年齡、性別及學歷方面並無過多限制,對該計劃甚有興趣,「內地大把工作職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拿傳媒來說,幾乎所有的記者崗位,都要求研究生學歷。相比之下,香港的大環境更為健康。」

她說,收入水平並非選擇工作地點的唯一標準,香港的國際化優勢令她躍躍欲試,「如果不是金融這種賺很多錢的行業,大部分行業都是賺多少花多少,因此收入並非唯一的標準。也不是賺錢不重要,去一個讓自己覺得心理上再進步的地方,比如國際化的工作環境,能增長見識。」

至於居於深圳的沈小姐擁有國際事務方面碩士學歷,她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雖然具有國際化優勢,但深圳生活較香港便利且有較強創新能力,若深港工資相若,「我會優先選擇深圳而不是香港。」她又認為,該計劃要求僱主以月薪1.8萬港元聘請內地青年,有關限制對不少文科專業青年是一種挑戰,擔心未必找到薪酬達標的香港職位,「不少文科專業人士難以符合要求,將月薪限制改為1.5萬港元左右或許更為合適。」

展翅青年就業計劃資格同步放寬

此外,展翅青年就業計劃資格亦同步放寬,參加者年齡上限放寬至29歲,並會增設大灣區工作實習機會,協助青年提升就業能力及促進青年持續發展。

北上港青:灣區市場廣 擇業機遇多

(記者 王僖)2021年首批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香港青年周盼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歡迎政府優化該計劃,令更多港青有機會北上發展。他指該計劃是其職業生涯的轉捩點,藉參加該計劃已在內地成功開展自己的事業,目前已在前海一間最大人才孵化器公司任職總裁助理。在他影響下,其女朋友也參加計劃,目前一同在深圳發展。他說:「始終大灣區內地城市市場廣闊得多,選擇和前景更加多元化,發展也比香港快速得多。」

賺港薪水在內地「很好使」

在港修讀工商管理的周盼,大學畢業後曾一度在香港一間跨境電商公司工作逾一年。該公司僅5名僱員,每天工時相當長,當時月薪約1.5萬港元,與父母同住。由於香港物價高,令他每月僅能存下兩三千元積蓄:「香港的消費比較貴,比如食一餐韓式燒烤,兩個人至少要250元至300元,在深圳可能已是4人消費總額。」

2021年,勞工處首次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提供月薪不少於1.8萬港元的內地筍工,經常返內地遊玩的周盼怦然心動,「賺香港人工(1.8萬元)、內地生活,值得博一博。」在過五關斬六將的甄選過程中,他展示個人的長遠規劃和實踐決心,讓僱主感受到他北上長遠發展的決心,終於成功獲聘為該集團深圳分公司市場部的一員。

入職後,周盼需要時常到內地各大分公司出差,令他感覺興奮又富有挑戰。由於表現出色,培訓期結束後獲公司加薪繼續聘用,收入增加至1.9萬元人民幣:「和香港比似乎不高,但內地生活成本便宜得多。這收入在香港幾乎存不到什麼錢,但在內地可以月存逾萬元。」

周盼工作之餘熱心公益,在內地參與不少幫助港青北上創業的義務工作,被前海夢工廠人才孵化器公司相中,邀請跳槽加盟。周盼也發現自己更喜歡培養人才、服務青年的工作,於是應聘到該公司工作,目前已是該公司的總裁助理。

不過,他也提醒有意北上就業的香港青年,要成功應聘並不容易。他教路:「要多做嘗試,很多大公司更樂意聘請新人,不要因為是大公司而不敢嘗試;簡歷和面試要表現出自己擅長做什麼,而不是你的經歷或者想要什麼待遇;要展示充分誠意,親自遞簡歷永遠比郵寄簡歷成功率高得多。」

專家:灣區人才流動互利互補

(記者 王僖)對於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優化後准許僱主申請內地青年來港工作,資深人力資源顧問周綺萍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聘用內地青年來港不單不會與香港青年「搶飯碗」,而且有一舉三得之效,既平衡港青赴內地發展對香港造成的人力空缺,亦有助企業來港發展,促進香港經濟,也能促進兩地青年交流。

根據立法會文件,2023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共接獲1,091份入職通知,632人完成18個月在職培訓,之後464名獲有關企業繼續聘用。為評估恒常計劃的成效,勞工處已委聘承辦商進行為期約3年的「縱貫研究」,跟進參與計劃的企業和青年,了解青年的就業情況,並收集企業及青年對計劃的意見。

增港輸入人才渠道

周綺萍說,香港就業市場長期人手短缺,該計劃容許僱主聘用相等數量的內地青年來港工作,能增加香港輸入人才的渠道。「這千名內地青年是相關企業派駐香港工作,一來能促進香港經濟。其他的人才輸入計劃參加者,來港後未必能找到合適工作,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參加者已有職位等着,顯然更具效益。」

她認為香港經濟發展取決於與大灣區融合,互利互補,而人才流動是其中重點。這個計劃正反映了這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港青可以藉計劃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機會,有更廣的人生選擇和規劃,另一方面企業可以藉這個計劃安排內地員工來港體驗,他們回內地後更有國際視野。同時,新措施鼓勵大灣區企業聘請更多港青,以及便利他們派遣員工往來兩地,積極擴充兩地業務。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