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劉香成:靠工作替自己說話
來源:橙新闻    2024-08-13 16:50

【識港網訊】這些年,因工作關係,接觸到不少文化名人。常被問及還有甚麼人物是特別想採訪的?我想,攝影師劉香成是其中之一。最近,這位被稱為「中國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出版新作《決定性瞬間——劉香成 鏡頭.時代.人》,我也終於有了機會專訪他。

事實上,這並非我第一次見劉香成。當年還在大學唸書時,他受邀來系裡主講講座,分享作為美聯社曾經的首席攝影記者、普立茲獎「現場新聞攝影獎」得主的經歷。或許,劉香成並不知道,當年他在講座上給我們一眾新聞系學生的建議對我後來的傳媒生涯產生了多深的影響,比如:「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攝影也是給有準備的人創造的。」「你單純記錄一個事件本身,沒有甚麼太大的意思,應該思考的是為甚麼這個事件會發生?」「你應該有實實在在的東西,人家才能理解你。軟實力最終的表現,是你說話能贏得對方的尊重和敬佩。」

今次的採訪,約在劉香成位於跑馬地的家中。客廳是西式的現代風格,簡約、明亮。與讀書時留下的印象相比,眼前的劉香成在模樣上並沒有明顯變化,也依舊親和力十足。四十六年的新聞攝影生涯,多少個搶抓「決定性瞬間」的「驚心動魄」,濃縮在兩個多小時的訪談裡,沒有長篇大論,娓娓道來的一個個故事卻能直抵心靈深處,令我回味良久。

劉香成出生於香港,幼年生活在福州,十歲時回到香港。他的父親劉季伯曾任《大公報》國際新聞編輯。劉香成至今還記得當時位於皇后大道中的大公報報館裡有一張乒乓球桌,「那個桌子就在他們辦公室後面,我經常去調皮。」

「(我父親)他們那一代人做新聞其實和今天沒有甚麼區別。他們會很深入地去了解一件事,很仔細地聆聽一個人說話,這些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概是自小家庭及周圍環境的耳濡目染,觸發了劉香成此後一生對傳媒業的濃厚興趣。後來他打算去美國唸書,「我印象很深,父親的那些同事問我,你去學甚麼,我說當然是學新聞。他說千萬別去學新聞,你去學甚麼專業都可以,心理學、甚麼學都可以,千萬不要去學新聞。」劉香成笑言,「所以我後來去學了國際政治。」

在劉香成看來,新聞絕非空中樓閣,一張經典的新聞攝影圖片,背後往往來自於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的不斷累積。「其實現在的新聞核心競爭力和五十年前沒有甚麼區別。你是做(美國)法律新聞的人,你要對美國法律非常了解,要對法律意見、議題內容、爭論核心滾瓜爛熟,你做國防、外交、文化藝術新聞、白宮新聞,亦是如此,你要掌握非常豐富的知識結構,因為你一開口,受訪者就知道你是否專業了。」

二十六歲進入美國媒體工作,從《時代雜誌》到美聯社,劉香成在一個由白人精英組成的環境中闖出自己的天地。「一個記者怎麼建立他的名聲?是需要通過他日常努力工作去建立自己的名聲。」出色的攝影能力,令劉香成的工作表現受到肯定,加之對中國、蘇聯等國家和地區的關心,以及在日常工作中表現出的思考,他先後獲得被派往中國、韓國、南亞以及蘇聯工作的機會。由是,他成為首批進入阿富汗、報道蘇聯撤軍阿富汗的外媒記者,然後又出現在蘇聯解體的現場,憑藉對蘇聯解體瞬間的紀錄,劉香成與同事共同獲得1992年普立茲獎「現場新聞攝影獎」。

劉香成認為,媒體工作就是講故事,如何將故事講得讓所有人接受,則是記者能力的體現。如今,身處一個人人都可輕易拍攝照片的時代,傳播載體也發生明顯變化,點擊量、閱讀量往往成為一些媒體衡量記者能力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劉香成很反對這樣的比較。在他看來,KPI是外行人說的外行話,「一個特派員的寫作能力、採訪能力,在某一些重大的新聞上,他的表現是怎樣的,這些在行業裡大家都知道,這種認知比KPI更重要。你想想看,當初美聯社把我派到中國、印度,派到整個南亞、整個阿富汗,派到蘇聯,沒有任何人給我任何的任務,都要我自己去發現。」

劉香成認為,做特派員的樂趣正是在此,「這幾個國家、地區都夠大吧?文化十分豐富,也有好多層次,等你去探究和發現。你要有好奇心,如果你對好多事情沒有興趣的話,你也別去幹這種工作,也不會把這個幹得好。」他還透露,當初美聯社要派遣駐華記者,一起競爭的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已獲得普立茲獎的亞洲圖片總監,「但社長和我聊天之後,決定把這個位置留給我。所以,一定要靠你自己的工作去替你說話。」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