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霓虹燈是香港文化的特色「招牌」,它們曾經與繁複錯落的街道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獨特迷人的香港城景。2010年,屋宇署實施「招牌清拆令」,香港各區大量霓虹招牌被陸續拆卸,這一標誌性景觀漸漸在日常街道中減少、消失。與此同時,人們對霓虹燈的喜愛與熱情不減反增,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這個珍貴的視覺標誌,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生動的香港霓虹色彩。
2018年,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郭斯恆及其團隊將早前走訪香港各區大街小巷霓虹招牌的記錄成果,出版成《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一書。今年七月,香港三聯書店出版《霓虹豔色:餐飲招牌手稿視覺記錄》作為前作的延續,郭斯恆及其團隊整理二百多張食肆的霓虹招牌手稿,以從側面探討香港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飲食文化,以至不同年代的社會、民生和經濟狀況。
下文摘自《霓虹豔色:餐飲招牌手稿視覺記錄》書中〈霓虹燈的誕生〉部分,作者郭斯恆講述霓虹燈的起源及香港的首個霓虹燈:
1898年,英國倫敦兩個科學家Sir William Ramsay和Morris W.Travers,在實驗裡發現在真空管注入氖氣(Neon,即霓虹),會發出迷人的紅光。其後,法國化學家與企業家Georges Claude把這個發明改良,以氖氣和電極的「明克勞德管(Claude Tube)」代替原本以二氧化碳和氮氣為主的「摩爾管(Moore Tube)」,使霓虹燈的光芒更持久。
法國化學家與企業家Georges Claude
Claude的改良,為霓虹燈的商業化及普及化,正式揭開序幕。1910年,霓虹燈首次公開亮相,Claude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的車展上,展示兩個大型霓虹燈裝置,奪目哄動。當時的霓虹燈,只能發放有限的顏色,直至1920年代末,經過科學家努力不懈反覆試驗,霓虹燈技術才有重大突破,真正做到五光十色、大放異彩。1960年代,霓虹燈有二十四種顏色;2005年,霓虹燈顏色已發展至有近一百種。
二戰前已遍及全球
霓虹燈的出現震撼歐洲後,不久它就傳到美國。1923年,洛杉磯的市民第一次在城裡看到「PACKARD」車行的霓虹廣告牌。自此,霓虹燈熱潮席捲美國,單在1933年,曼克頓和布魯克林已安裝逾一萬六千多個戶外霓虹招牌;1940年代,全美國有達二千間霓虹招牌公司;紐約時代廣場後來更成為了有名的霓虹燈展示場,多年來有不少大型廣告燈牌在此爭妍鬥麗。
1979年美國加州的霓虹燈牌
緊隨美國之後,1926年,日本東京率先在亞洲安裝第一個霓虹廣告牌;同年,上海南京東路的伊文思圖書公司也安裝中國第一個霓虹廣告牌。當時的上海人稱霓虹燈為「年紅燈」,一來與「Neon」譯音相近,二來取「年年分紅」的吉利寓意。1927年,上海遠東化學廠開始生產霓虹燈;至1930年代,在上海已滿目皆是霓虹燈。當時香港的《天光報》就曾形容,南京路上百貨公司的霓虹燈,遠在江灣和浦東都可望見。二戰期間,日軍佔領上海租界,並實行燈火管制,禁止亮起霓虹燈,導致大量霓虹工廠關閉。不過,戰爭無法阻擋霓虹燈的熱潮,戰後工廠陸續復業,在短短幾年間上海霓虹業的發展迅速達至高峰。
香港首個霓虹燈
翻查文獻及報章,香港最早於1929年已有霓虹燈,當時的英文報章The Hong Kong Telegraph有一篇報導,指霓虹燈已在全球繁忙街道流行,終於來到香港這城市。雖然,比起東京遲了三年起步,但霓虹燈其後卻在香港發揚光大,甚至成為香港的文化符號,不論在電影或旅遊宣傳中,掛滿霓虹招牌的亞洲城市就是香港了。
當時的報導並沒有提及掛上霓虹燈的街道或區域,但卻詳盡介紹了這種在歐美國家流行的新技術,包括它是在真空玻璃管中加入稀有氣體「氖氣(Neon)」所製,能散發顏色燈光,也是當時唯一在霧中亦能看見的燈光。可以想像,霓虹燈在當時的香港而言是非常新奇的事物。
2007年香港彌敦道夜景
新書推介
《霓虹豔色:餐飲招牌手稿視覺記錄》
作者:郭斯恆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