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制勝一擊!香港劍擊運動員張家朗在巴黎奧運男子花劍決賽中勇奪冠軍,成為香港首位成功衛冕的奧運冠軍,更是繼1956年的法國劍手克里斯蒂安.多里奧拉(Christian d’Oriola),相隔六十八年再現衛冕神話,成為奧運史上男花衛冕第三人。賽後張家朗接受訪問說:「盡力打好每一場比賽,就算輸了也不要放棄,正面地拼每一劍。」
十七歲就成為全職運動員的張家朗,在2020年東京奧運男子決賽初次嶄露頭角,首次為香港摘下首枚男子花劍金牌。歷經亞青賽、世錦賽、全運會,直至踏上奧運舞台,再到今天於巴黎奧運成為衛冕冠軍。百煉成鋼繞指柔,擊劍究竟是如何成就今天的張家朗?
教練Grégory Koenig(Greg)一直對張家朗在巴黎奧運會上再奪金牌很有信心,他認為張家朗的成功有兩個原因,其一,張家朗有才華、天份,也得感謝其父母給他一副適合打劍的身體,既身形高大,又是在劍擊上有優勢的左手握劍運動員。因左手運動員比例上較少,對手一般較少切磋機會,所以比賽時特別有優勢。張家朗在其他運動也體現其天份,例如籃球,他也是表現優秀。
張家朗起初不懂壁球,但他打了三次便可擊敗Greg,可見張家朗對運動領悟力之強。Greg感到幸運的是,張家朗看中了劍擊,並成為劍擊運動員,而非選擇其他運動。至於張家朗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他在訓練時認真又勤力,耐心聆聽和接受教練的意見,如今張家朗成功衛冕,他感到相當自豪。
回首「少年劍神」張家朗的成才之路,其實他在中學時期完全沒有當全職運動員的想法。在林大輝中學讀書時,張家朗當上學生運動員,日間下課後便到體育學院訓練,直至晚上九時左右才離開,返抵在港島的家已是十時之後了,還要完成當日功課,翌日大清早又要上學,如此生活度過了三年,張家朗實在感到吃力。在這三年間,當時的教練汪昌永一直看在眼裡,他認為張家朗有當全職運動員的條件,於是向他提議改當全職運動員。直至此時,張家朗才有全職運動員的概念。
到了中三的時候,張家朗鼓起勇氣向父母提出轉做全職運動員的想法,家長聽到這個要求,起初十分抗拒,因當時兒子只是個中三學生,年紀尚小,擔心他是想「玩」才提出放棄學業。在張家朗的記憶中,尤其是媽媽的反對更強烈,因她認為兒子先要完成中學學業,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她允許兒子可以保持現狀,繼續做個學生運動員,待完成學業後再打算。其時張家朗亦十分理解父母的想法。
可是,他並沒有放棄,想當全職運動員的意願十分堅決,且不時向父母解釋:「我很熱愛現在從事的劍擊運動,很想在體育運動方面發展,做全職運動員,希望在劍擊取得一些成績!」張家朗中三至中四這段時間,不厭其煩地向父母重提自己希望轉做全職運動員的意願,並以行動向他們證明自己的決心。
做學生運動員時,張家朗雖然要兼顧訓練和學業,但他十分享受到體育學院受訓的時光,甚至認為是放鬆時間,不覺得辛苦,原因是他實在太熱愛劍擊運動了!在張家朗不斷爭取下,到了中四後期,父母由最初一口拒絕,轉而接受聽取兒子對轉做全職運動員的想法。曾經是籃球運動員的爸爸,向兒子分享昔日做運動員的經驗,又會分析走全職運動員之路要面對的問題。媽媽則仍堅持當日提出的底線,要求兒子至少完成中學課業,有一紙畢業證書在手,才考慮讓他當全職運動員。
然而,張家朗有自己的判斷,並堅決地為自己的決定負上全責:「讀書可以之後彌補,但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有限,隨着年齡增長,體能日差,相信往後多方面都難以達標。」
張家朗的誠意與決心,終於打動父母,答應讓他走全職運動員之路。不過,有多項條件要遵守,包括:兩年內要取得一些成績,讓他們知道兒子訓練是認真投入的,不是「玩玩下」的態度,否則必須重返校園繼續學業。張家朗一口答應,他十分堅定,認為自己「一定得」!
由當學生運動員開始,已經對訓練從不苟且,基本能做到教練的要求,加上過去在劍擊隊訓練所做的一切,也得到教練和隊友的肯定,一切皆是有力支持他選擇走全職運動員這條路的基礎。
推薦閱讀
《劍擊成就了我——奧運冠軍張家朗》
作者:張家朗 等(口述)朱凱勤(撰文)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
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