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在當代,如何理解陽明心學?
來源:橙新闻    2024-05-31 15:58

【識港網訊】近代曾流傳一句話:「五百年來兩大完人,前有王陽明,後有曾國藩。」 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孜孜以求的「三不朽」,能得其一者,足可慰平生,而王陽明三者兼具, 成為完善人格的典範。「明代三才子」之一的徐文長是他徒孫,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是他忠實擁躉,號稱「日本軍神」的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中國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陽明心學的創立者。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傳統儒學的又一個高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的文化心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當代。

 

薦書-在當代-如何理解陽明心學

王守仁

 

陽明心學是宋代以來理學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是一座新的思想高峰。陳來的 《有無之境》自1991年出版,二十餘年來一直被視為王陽明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陽明心學在中國哲學思想體系中關涉極多,自其誕生以來也是爭議批判不斷,通過對《有無之境》的細讀,我們確實能對陽明哲學有更多深入的理解而對其有較為公允的認識和評價,並對中國哲學及其研究方法有較為具體的認識。陳來教授在本書中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和中西哲學史比較的廣闊視野也讓人對其深厚學養讚歎不已。

本書是王陽明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對王陽明哲學的內容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力圖呈現出王陽明哲學的基本性格和整體面貌。全書思境恢弘,學理精審,史料詳盡,在王陽明哲學思想研究的各個重大問題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詮釋,代表了當代陽明學研究的高端水平。

 

下文摘自本書序言,一起來看看。

 

理解中國古典哲學中的「有」「無」智慧與境界是研究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問題。馮友蘭先生曾指出,玄學家所謂「體無」並不是指對本體的把握,而是指一種精神境界,也就是「以無為心」的境界;馮友蘭認為,郭象的意義就在於破除了本體的「無」,但肯定了境界的「無」。牟宗三也指出,道家「無」的形上學是一種境界形態的形上學,目的在於提煉「無」的智慧以達到一種境界,由此出發的工夫上的「無」是任何大教大聖的生命所不可免的,他更明確指出「陽明之言『無善無惡心之體』,乃至王龍溪之言四無,皆不免接觸『無心為道』之理境,即自主觀工夫上言無之理境」。

可惜後來諸賢於此義再不提起,仍以至善詮釋無善無惡,而以「無之共法」為禁忌。本書的主旨之一正是要理解陽明如何處理有之境界與無之智慧的對立與關聯,從而顯示出整個宋明理學的內在線索和課題,以及王陽明及其哲學的地位與貢獻。

 

薦書-在當代-如何理解陽明心學

貴州陽明洞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如果從整個中國文化來看,「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作為把握文化的精神境界的範疇,其意義遠遠超出了詩詞美學的狹小範圍。比照王國維的表述方式,站在描述文化的不同境界取向的立場,我們可以有:「萬物皆備於我矣」(孟子)、「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張載)、「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程顥),有我之境也。「聖人之情,應物而無累於物也」(王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程顥),無我之境也。

 

薦書-在當代-如何理解陽明心學

王國維

 

中國文化的傳統構成主要是儒釋道,其中道釋兩家在本體論與解脫觀方面有較大差異,但從人生態度與精神境界來說,中國文化與哲學不過是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以儒家為代表的強調社會關懷與道德義務的境界,一種是佛老代表的注重內心寧靜平和與超越自我的境界。在這個意義上,用傳統的語言來分疏,儒家主於「有」的境界,佛老主於「無」的境界,或者說前者是有我之境,後者是無我之境。當然,這裡說的有我的我並非「淚眼問花」的私我,而是「與物同體」的大我。從人格形態說,孔子、孟子、杜甫體現了有我之境,莊子、惠能、陶淵明體現了無我之境。在整個中國文化及其發展中,這兩種境界既有某種緊張,又相互補充。必須承認,這兩者和諧的統一始終沒有達到完滿的地步,而兩者相互否定的爭論卻充滿了文化史。

《有無之境》以西方哲學史作為參照對陽明心學進行了比較分析,使我們對陽明學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陳來一方面將理學到心學的轉向對照西方哲學在黑格爾後由理性主義(Rationalism)到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轉向,認為主體性原則取代客體性原則、心物對立的消解、情感本體壓倒知識本體等存在主義思潮的一般特點在陽明心學中都有所呈現,另一方面則將德國哲學特別是康德的倫理學與陽明心學做了大量的比較,借助西方哲學中的諸多概念(諸如道德主體、先驗、實踐理性、法則等)指出了心學的宗旨是實現道德自律止於至善。

 

薦書-在當代-如何理解陽明心學

 

這種中西哲學比較方法的合法性與恰當性是可以商榷的,但陳來無疑把握住了尺度和分寸,且本書的比較也是頗為成功的。在與西方哲學家理論的對比中,我們對陽明心學在思想史上的意義無疑獲得了國際性的視野而對其學說的開創貢獻有更多的認同和理解,同時也在不同哲學家對類似問題的不同主張和進路中對陽明心學特別是其問題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公允的評價。陳來在《有無之境》中就多次談及,如果陽明能夠對其學說中的概念和主張作出類似於康德式的說明和界定,則會消解很多對其理論的質疑和批判。在中西哲學比較的視野上,我們能夠對陽明及其心學甚至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有更深入的體悟。

相對於一個冰冷無趣的客觀實有世界,陽明所描述的「與汝心同寂」的主觀世界更加人性和溫暖,我們所體驗到的這個充滿價值、審美、意義的主觀性世界對於個人而言或許更加「真實」而有吸引力。實際上,這個主觀世界對於人的情感生活和現實存在確實是真實存在而且是人所必需的,當其受到客觀世界的過分侵蝕時必然會反擊。在某種意義上,陽明心學高揚個人道德主體性即是對程朱理學所主張的客觀天理世界擴張的反抗,而二者的恒平則是人類應當追求的理想生存狀態。陽明心學的價值和不足或許可以從這個角度進行考慮。

 

推薦閱讀

薦書-在當代-如何理解陽明心學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作者:陳來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3月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