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是被譽為「好萊塢第一夫人」的國際巨星。從影六十年,塑造了無數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她曾經七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其中的一次尤其特殊,因為那次提名與中國、與中國的一座城、一個人有關。這就是一九五八年上映,根據真實人物和事蹟改編的《六福客棧》(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褒曼飾演了片中的主人公—來華傳教士艾偉德女士。這部電影一經推出,就斬獲了金球獎,引起很大的轟動,加上褒曼這位頂流明星在片中的精彩演繹,一時間,山西陽城、六福客棧、艾偉德女士,在西方世界家喻戶曉。
陽城,位於山西省晉城地區,太行山西麓的一座不起眼的小縣城。境內山巒起伏,奇峰疊嶂,風景秀美。置縣兩千餘年,文風長盛,先後出過一百二十多位進士以及陳廷敬、田從典兩位宰輔。清季以來,與陝西韓城、安徽桐城並稱「文化三城」,是歷史悠久的詩書禮教之鄉。
上世紀三十年代,縣城東門外的大道上,曾建有一座簡陋的基督教堂,教堂的院落中設有一間客棧,門口招牌上用粗大的毛筆寫有「八福客棧」四個漢字,這是往來陽城的商隊行旅歇腳食宿的地方。「八福」的寓意,來自聖經裏耶穌的《登山寶訓》:「虛心的人有福了……、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等八條訓文,是基督教最著名的典章之一。
教堂和客棧的主人是一位身高僅有一點四五米的消瘦矮小的英國女性—格蕾蒂斯·艾偉德(Gladys Aylward),艾偉德的非凡旅程始於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起點—一名女傭。然而,當她內心深處回應了感召,決定遠赴中國傳教之時,她便展現出超乎常人的勇氣與執着。面對傳教團的拒絕與高昂路費的現實阻礙,她並未退縮,而是選擇了一條艱難卻充滿信念的道路:搭乘西伯利亞鐵路,歷經千辛萬苦,獨自穿越廣袤的歐亞大陸,最終抵達了中國山西陽城。
在陽城,艾偉德不僅致力於傳教工作,更將她的愛與關懷延伸至社會底層的民眾,尤其是那些最需要關愛的孤兒。在戰亂頻仍、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時期,她堅守在六福客棧這一方淨土,將其轉變為庇護孤兒、救治傷患、傳播希望的燈塔。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她展現出無比的勇敢與智慧,不僅保護了上百名孤兒免遭戰火塗炭,還帶領他們一路跋涉、安全轉移至後方的安全地區。她的行動,超越了個人生死,展現了無私的大愛,使她成為無數生命的守護天使。
正如她在接受《時代週刊》採訪時所言:「看看那些身背重擔、走起來搖搖欲墜的苦力,那些田野的農夫、茅屋內的女人、還有赤身露體饑餓的孩子。這些窮苦、憂傷、饑餓的人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擁有希望和快樂。」
艾偉德的博愛精神不僅體現在她對孤兒的救助上,更在於她全然融入當地的社會,尊重並學習中國文化,最終選擇加入中國國籍,成為中國人民的一員。她深入民間,推廣教育,消除裹腳、童婚等陋習,推動社會進步,其行動無不體現對當地人民福祉的深深關切與無私付出。她的愛跨越了民族與國界,她的心靈如同六福客棧的燈火,溫暖了苦難中的人心。
二戰勝利後,艾偉德回到久別的故鄉英國 事蹟撰寫的紀實文學《小婦人》(The Small Woman)一經出版,再次引發轟動,並被改編成廣播劇。
一九五七年,五十五歲的艾偉德希望回到中國、回到陽城,她的申請沒有得到回覆。在香港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她決定去海峽對岸的台灣,繼續未竟的中國事業。赴台後,很快成立了「艾偉德孤兒院」,收養棄嬰和流浪兒,與陽城的作為如出一轍。後來,她又受邀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巡迴布道,然後回到英國,受到伊莉莎白女王和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接見。借此機會,艾偉德廣泛游說,籌集了大量資金幫助台灣孤兒。
一九五八年,由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投資、好萊塢著名導演Mark Robson執導、英格麗·褒曼主演的電影《六福客棧》正式上映,影片詳盡和細膩的展現了艾偉德那充滿傳奇色彩和人性光輝的中國歲月,其深沉博大的愛心、艱苦卓絕的毅力、百折不撓的信念,深深影響了幾代西方人。
值得一提的是:受當時國際政治影響,影片未能獲准進入中國大陸拍攝,只能選擇在蘇格蘭的山地中搭建場地,並不得已啟用西方面孔扮演其中的中國角色,不能不說是個小小的遺憾。瑕不掩瑜的是,由於題材真實感人、演員表演精湛、製作精細認真,甫一上映,就引起了轟動,連續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多項提名。
與真實歷史相比,電影只做了一處重要的更改:將陽城的「八福客棧」改為「六福客棧」,並以此為片名。按劇中人物—-艾偉德的前任、在中國居住了二十餘年的老傳教士珍妮的解釋,這是因為中國人的民間信仰是「五福」:富有、長壽、健康、祿位、善終,而什麼是「第六福」,則需要每個人依憑自己的內心去慢慢尋找其真義。(That you must find out for yourself. Each person decides in his own heart what the sixth happiness is.)
對格蕾蒂斯·艾偉德,這位被讚譽為「小婦女」的偉大女性而言,「第六福」的涵義應該是清晰和不言而喻的:在崇高精神的感召下,以個體的力量超越自身局限,在動盪的世界中播撒和平與愛的種子。她排除萬難來到中國,將一生奉獻給了這片土地和這裏的人民,她的故事是一曲對無私奉獻與真正博愛精神的讚歌。無論時代變遷,她所展現的人道主義光輝依然是增進人類福祉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九六六年,艾偉德再次來到台灣,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繼續投身於救助和養育孤兒難童,擴建了「艾偉德兒童育幼院」、「艾偉德兒童之家」等慈善機構,收養救助了數百名棄嬰和流浪兒。這些孩子都以「艾」為姓,擁有一個共同的媽媽。
一九七〇年一月二日,終身未婚的艾偉德在台灣去世,享年六十八歲。她的墓地在臺北市淡水鎮的基督書院內,面對淡水河出海口,碑文上有蔣中正手書「弘道遺愛」四個大字。按照她的遺囑,墓地朝向她三十年前離開以後就未能踏上的第二故鄉—山西陽城。
不久後,英格麗·褒曼專程趕赴淡水,思祭這位天人永隔的靈魂師友。站在艾偉德生前居住的房間裏,她這樣寫道:—「這個房間和她走時一模一樣,她房間的簡陋和清貧讓我非常感動。在她的床上疊放着一件非常漂亮的綠色旗袍,這是她最喜愛的顏色。在房間裏 我們遇到了艾偉德從小收養的孩子,現在都已長成了年輕人。我們趴在艾偉德的床邊痛哭。雖然我們從沒交往,但感覺好像神交已久。她一直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女人」。
在今天的陽城縣內,有一座青磚灰瓦的四合院,門楣上寫有「六福客棧」四個字,但它其實並非客棧的真迹。艾偉德的六福客棧就在門外不遠處,已經湮沒無痕。原址上,是不知何時建起的居民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