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著名古畫,堪稱古代表現社會生活最為豐富、意蘊最為深厚和感染力最強的風俗畫長卷。圖中繪有810多人、90餘頭牲畜、28條船、20輛車、8頂轎子、各類樹木170多棵、130多棟屋宇。這麼宏大的場面是在縱24.8厘米、橫528厘米的絹面上展開的,一個人物的高度只有2厘米左右,但姿態、鬚眉和職業特徵皆清晰可辨,可見畫家深厚的繪畫功力。每年清明節,人們會自然地想起這幅畫和它的作者。
該如何理解畫名「清明上河」呢?張擇端畫的是清明節,基本上都能理解,但很多人對「上河」兩個字不太理解,其實這個詞我們現在還在用,只不過不說「上河」了,但還說「上車」、「上橋」、「上船」,這個「上」字,實際是一個動詞。所以「清明上河」就是說在清明時節衽,大家到岸上和橋上去看春天的景致:河開冰釋後,岸上柳樹吐芽、河裡小魚戲水……,一會兒我們可以在畫中看到清明節開封城特有的活動——踏青、吃棗䭅等。
踏青
宋人的習慣是喜歡早起、早出門,快到晌午了,他們已經出城很遠,也許是祭掃?也許是出遠門?反正這些人挺艱難的。在古代,老百姓的代步工具就是毛驢,不能騎馬,馬是官員的坐騎。張擇端作畫,喜歡搞對比表現,這邊畫了騎驢的下層百姓,那邊就要畫上騎馬的官家。
不遠處的大路上,一支喧囂熱鬧的官家隊伍,正在踏青返城的途中。
隊伍的前面有護衛開道,隨後是女主人的青紗轎,幾個一身短打的侍從緊跟着,高聳其間的騎馬者應該是這家的男主人,後有馬弁挑着食盒殿後。按照當時清明節的習俗,轎子的頂上插滿了鮮花。仔細一看,侍從還挑着獵獲的兩隻山雞。宋代詔令禁止在二至九月狩獵,可他們在踏青之餘,還違法打獵,真是無所顧忌。
吃棗䭅
「清明節,尋常京師以冬至後一百五日為大寒食,前一日謂之炊熟,用麵造棗䭅。」
平橋橋頭和護城河邊有數家店舖,頭一家是餅舖,賣的是棗䭅。棗䭅的做法是在發麵餅上嵌上大棗,這種食物在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裡有記載:「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攜棗䭅、炊餅……」這兩段記載既說明這是清明節特別要吃的一種餅,也證明這幅圖畫的是清明節。
畫面上的棗䭅曾被人誤作是西瓜,進而誤定《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夏天。其實不然,西瓜是在金朝(南宋)時才傳入中原地區,並逐漸推廣開來的。南宋官員洪皓曾出使金國,被困十五年乃歸,他所著的《松漠紀聞》對此有清晰的記載:「西瓜形如扁蒲而圓,色極青翠,經歲則變黃。其瓞類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五代史.四夷附錄》云:『以牛糞覆棚種之。』予攜以歸,今禁圃鄉囿皆有……。」
觀魚
平橋上,十多個百姓趴在兩側的欄杆上觀賞護城河裡的游魚,在拱橋的兩側也有相同的觀水人群,亦含有「上河」之意,這是當時清明節遊賞的活動之一。
在平橋的一側,有幾個書生模樣的人正興致勃勃地觀賞着一泓春水,兩個小乞丐糾纏着他們,有的書生側身躲閃,一個白衣書生怕敗了觀水的興致,看到髒兮兮的小乞丐,轉身遠遠地遞給他一文錢,這只夠買半個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