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銳意創新,直面“全年齡”觀眾審美挑戰
來源:新华网    2024-01-23 11:22

 

【識港網訊】2024年1月14日至3月3日,音樂劇《大彗星》在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大劇院開啟50場的亞洲首演,在辭舊迎新之際,帶來冬日的溫暖。 本報記者 葉辰亮攝 音樂劇《瑪蒂爾達》海報。

上週末,音樂劇《瑪蒂爾達》最新一輪中國巡演在上海大劇院落幕,幾天後,彙聚了西區和百老匯音樂劇群星的演唱會《重聚》將在同一座舞臺上唱響,同時,對接百老匯產業工序、組建國際化團隊創制的沉浸式音樂劇《娜塔莎、皮埃爾和1812年的大彗星》(簡稱《大彗星》),正在前灘31演藝中心熱演。短時間內,上海舞臺上的音樂劇演出覆蓋了全年齡觀眾,節目遍及多年來的經典劇碼,原創和製作能力引領在行業前沿,正如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大彗星》出品人張笑丁所概括:“自2002年首度引進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我們20多年持續在行業中先行探索音樂劇的運作,借力於百老匯的產業優勢,促成中國創作人才和全世界音樂劇領域的文化合作。”

 

《瑪蒂爾達》:“小孩戲”和跨文化大命題

改編自羅爾德·達爾所著的兒童文學經典《瑪蒂爾達》的同名音樂劇不是第一次來上海,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製作於2011年的這部當代音樂劇頂尖之作,四年前西區原版在中國的巡演引發轟動。因此,上海的大觀眾、小觀眾早已熟知了這位“叉腰小女孩”。關於這個“了不起的孩子對抗庸俗成年人”的故事,觀眾是瞭解的。關於這部以7項英國奧利弗獎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新經典,怎樣出其不意地把舞臺改造成天才女孩腦海中的神奇世界,孩子們的歌聲啟動了充滿舞臺空間的字母積木,讓字母如著魔般滿台翻飛,觀眾也是瞭解的。甚至,臺上的課桌消失,秋天從天而降,這些“名場面”都在過去幾年裡深入人心。這部看似被徹底劇透的舊作重返上海,仍然能連演29場且平均上座率達到98%,去年12月29日它在上海大劇院的本輪首演場,現場反響不亞於四年前在中國的首演,更在非常熱烈溫暖的氛圍中,這部劇碼完成了在中國的第200場演出。

《瑪蒂爾達》故地重遊能常演常紅,和小說原作的生命力以及音樂劇詞曲、舞臺呈現的魅力有關,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團隊不僅是再度引進一個劇碼,而是讓觀眾真正走進這部作品,讓這部看似低幼的兒童劇碼成為中英之間的跨文化案例。在導賞環節,歌詞翻譯程何解析了《瑪蒂爾達》的詞曲作者蒂姆·門欽用英語文學遣詞造句的“機鋒”創造音樂劇的奇景,中文和英語的韻腳、斷句的呼應,成了交到觀眾手裡打開《瑪蒂爾達》的鑰匙,從跨文化的角度拓開了對這部作品的認知,讓觀眾“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大彗星》:一部挑戰觀眾的全新作品

作為《大彗星》的出品人,張笑丁在首演成功後非常自信地表示:“這是對接百老匯產業流程、且對百老匯原版進行全面提升的進化版,上海版《大彗星》讓中國的音樂劇從業者和觀眾看到一部具有突破性的新音樂劇,樹立起中國音樂劇創制的上海標準。”從建組到首演的幾個月裡,《大彗星》在製作層面的突破性被頻繁討論,它定義了中國音樂劇產業的“重工業產品”的規模和品相,這是行業內達成的共識。

其實,《大彗星》更為大膽的超越是它對音樂劇審美模式發起的挑戰。音樂劇演員劉陽在觀演後談到:“這部作品在技術和美學層面都很複雜,它看似提供了顯而易見的娛樂性,但實質上它向沉溺于觀劇舒適區的觀眾發起了極具藝術性的挑戰。它的不拘一格的作曲風格,以及通過音樂實現對托爾斯泰原作小說的陌生化,能讓一部分銳意求新的觀眾得到極大享受,也會對大部分觀眾造成審美壓力。”

《大彗星》選取了《戰爭與和平》中看似最為戲劇化的一個段落:已經訂婚的娜塔莎在未婚夫安德列離開莫斯科的日子裡,被花花公子阿納托爾誘惑,盲目悔婚又陷入自責且一病不起,皮埃爾夾在摯友和他看著長大的姑娘之間,左右為難,卻也因此看清了自己對娜塔莎隱秘且壓抑著的愛。編劇兼詞曲作者戴夫·馬婁伊以去戲劇化和反敘事的方式再現了小說的這段情節,他把情節轉化成圍繞著人物的獨白式吟唱。“一唱到底”的形式讓一部劇看起來像一張音樂風格雜糅的“專輯”,並且,爵士樂、電音、搖滾和說唱元素的大量使用,顛覆了人們對“托爾斯泰小說”的想像。而戴夫的才華體現在,他的出其不意的音樂風格,在表達的底層邏輯上仍然能和托翁對人物的塑造相呼應,曲風在陌生化托翁的同時、達成了和托翁的對話。以及,儘管全劇直觀的演出形式是反戲劇的,然而原作人物之間和人物內在的激烈衝突,恰如其分地通過音樂的表達實現了。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大彗星》完成了對“音樂劇”形式的解構和創新。

 

《重聚》:音樂劇群星在中國舞臺和觀眾締結的情感難以量化

2002年,原版《悲慘世界》在上海大劇院開啟它的中國首演,22年過去,六位在不同時期參與過《悲慘世界》的音樂劇明星演員“重聚”於《重聚》演唱會,這台演唱會未演先熱,可見由《悲慘世界》開啟的中國音樂劇演出市場,經20多年積累了全世界音樂劇行業無法忽視的觀眾群。

《重聚》呈現的26首曲目,涵蓋了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碼如《劇院魅影》《魔法壞女巫》《紅磨坊》《我,堂吉訶德》,也有來自近年熱門的迪士尼動畫改編音樂劇,如《美女與野獸》和《冰雪奇緣》,同時選取了一些資深音樂劇觀眾心儀的“冷門傑作”如《行進》和《火腿騎士》,但選曲最多的劇碼仍是中國觀眾“夢開始的地方”——《悲慘世界》,占到6首。

因在《悲慘世界》中扮演沙威被中國觀眾熟知的厄爾·卡朋特不僅在這裡有數量龐大的粉絲群,還被親切地昵稱為“木匠”,他兼任了《重聚》演唱會的導演,談到這次在上海演出,他感歎:“這不僅是和音樂劇同行的重聚,也是和這麼多年支持我們的中國觀眾久別重聚,我們在中國舞臺上和觀眾締結的情感,是難以量化的。”本報記者 柳青

 

责任编辑: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