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為確保成功遏制新冠疫情,築牢香港居民「生命線」,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於2月26日起正式展開新冠疫苗接種計畫。目前該項計畫啟動已有三個月,共訂購1500萬劑科興和複必泰疫苗供市民接種,足以讓750萬人口的城市的市民都接種兩針。但截至星期二(5月25日),僅有約92.15萬名香港市民已接種第二劑疫苗。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推算,2020年底香港人口約747萬餘人。這意味著已接種兩針疫苗的人口比例只有12.3%,遠不及預期,與群體免疫目標更是相差甚遠。
早前,有調查顯示,香港民眾的疫苗接種意願不高。香港城市大學的今年2月底公佈的一項調查發現,香港市民對新冠疫苗的整體接受程度只有38%;年輕人(20至24歲)的接受程度不足30%。然而,若想達成群體免疫,全民建立免疫防線,新冠疫苗的接種率至少要達70%。
目前而言,香港「疫苗猶豫」現象十分嚴重。不說建立免疫防線,目前手裏的疫苗都很難全部打完,明顯存在過剩問題,與藥廠的下一輪采購談判很難達成理想結果。不僅如此,「滯銷」的疫苗還存在保存的問題,食衛局的檔表示,新冠疫苗有一定期限,尤其內地及德國合研的複必泰疫苗只可儲存3至4個月,即9月後疫苗將面臨報廢。據此特區政府已經發表聲明,表示目前庫存的複必泰疫苗的使用期限屆滿後,如果接種量不足以抵銷庫存,將會浪費珍貴的疫苗。事實上,歐盟手上每劑複必泰成本達150港元,更能應付變種毒株的版本未來價格可能更高。即使藥廠願調整供貨,特區政府仍將須為已預購卻用不完的針劑平白支付以億元計公幣。倘若下半年供港的疫苗大減,屆時若市民打針需求忽然回升,便無針可打,徒歎奈何。由於歐美國家多認可複必泰,到這些地區留學、進行公務和探親的市民將因拿不到接種證明,而不得其門而入,對香港市民本身也是一種打擊。
香港很好的處理好了第五波疫情,但後續疫情發展情況依然難以預測。據中大醫學院公佈研究推算,香港約有2萬名隱形患者未被發現;團隊另一項研究證實,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市民體內均驗出中和抗體,表明目前提供的兩款疫苗均有保護作用。接種疫苗對個人健康和社會經濟的好處毋庸多言。而對比目前疫情仍然嚴重或出現反彈的地方,疫苗接種都出現了相對緩慢且接種率較低的現象。對香港而言,市民積極接種疫苗為香港建立防疫屏障,不僅僅是對自己有利,也是為社會整體利益盡公民責任,補上防疫的最大短板。
本網評論員 N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