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智能汽車相當於一位5年駕齡司機
作者: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來源:深圳商報    2021-02-18 16:49
深圳商報記者春節期間現場體驗自動駕駛遊車河。

【識港網訊】

▲智能汽車車頂處安裝了一個20多厘米厚的“車頂盒”。
電子顯示屏清晰標註了通過車頂盒感知到的周邊情況。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圖

打方向盤、加速超車、轉彎避障、打燈換道、靠邊停車……這一切都由汽車自主完成。新春期間,記者乘坐深圳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的自動駕駛汽車,逛了一把春天裡的南山科技園。

讓汽車擁有“超級大腦”

按照約定好的時間,記者趕到南山區中國儲能大廈南大門前的臨時停車區,一輛帥氣的黑色智能汽車正整裝待發。與普通汽車相比,其外觀最大的區別是在車頂處安裝了一個20多厘米厚的“車頂盒”。

“這是一個內嵌有7顆攝像頭的傳感器套件,是智能汽車眼觀八方的千里眼!”負責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說,安裝在兩側後視鏡的激光雷達,最小可探測距離為0.1米,能對近距離盲區進行最大範圍的覆蓋。

進入駕駛艙前,技術人員特地打開空空如也的車尾箱。正當記者納悶之際,技術人員進行了答疑,“傳統的自動駕駛汽車將數據存儲和運算硬件安裝在汽車尾箱內,便於即時處理運算,這會擠占尾箱空間。但我們的開發人員經過系統優化和系統集成後,將這套設備進行了大瘦身。”

記者掀開尾箱底層擋板後才發現,原本存放備用輪胎的空間左側位置藏著一台筆記本大小的控制設備,通過幾條線纜連接車輛其他設備,整個後備箱的空間十分寬綽。

據技術人員介紹,這輛車上搭載了元戎啟行自研的車規級計算平台解決方案,大幅降低了計算平台的成本和體積,其功耗僅45W,為傳統方案的九分之一。

打開車門,一塊安裝在中控面板上方的電子顯示屏映入眼簾,上面清晰地標註了通過車頂盒感知到的周邊情況。路面虛實線、指示燈、行人、車輛、障礙物、錐形桶等環境要素都用不同的符號進行動態標註。

除此之外,車廂佈置與普通車輛無異。駕駛席坐著一位安全員張亨,其主要職責是在車輛出現特殊情況時,人為接管駕駛。記者在副駕駛位置坐定後,係好安全帶。張亨先以人工方式啟動車輛,然後在方向盤功能區按下了自動駕駛啟動鍵,隨即開始了這趟自動遊車河之旅。

它彷彿知道自己在幹嘛

離開雙手的方向盤開始自動轉動,很快我們轉出了大廈停車坪。

由輔路進入主幹道後,車輛逐漸增多。由於今年很多人留在深圳過年,因此沿路的車輛行人不少。但我們的智能汽車毫不怯場,轉向、變道、加速、剎車,彷彿知道自己在幹嘛。在以較大半徑轉彎時,車輛前後的平衡也保持得很好。除了一次避讓側後面衝出來的一輛電動車時急剎減速略顯生硬外,其他操作都非常流暢,整體的駕乘感受猶如一位擁有5年駕齡的司機在進行服務。

每當遇到有紅綠燈路口時,車輛速度會降低,提前“觀察”指示燈情況。整個行駛過程,安全員只是把手悠閒地放在大腿上,右腳放在剎車板上方,不用進行任何操作。

排障過程完胜新手司機

但很快,在拐上學府路前的一段路,我們遭遇了一次“險情”。當時車輛從輔路拐入主幹道時遇上了車龍,被擠在最右側的慢車道。不遠處就是一個公交站台,按照交通規則,車輛必須提前變道拐入中間車道。很多新手司機碰到這種情況,難免手忙腳亂。

當記者正在擔心自動駕駛車輛能否勝任時,只見它主動降低速度,打亮左閃燈,提示後車自己要變道。在車龍川流不息的時候,它沒有強行變道,而是耐心地等待,一直等到一輛大貨車由於行駛速度較慢而在車龍中出現一個大空隙,在判斷可以安全左拐後,我們的車輛不急不緩地拐入主車道,順利通過考驗。

“這次考驗的難度係數並不高。”張亨坦言,自動駕駛汽車在面對錯綜複雜的突發情況時還需要更大的智慧,比如颱風天時遇到一棵刮倒在路面的大樹時該如何應對?晚上遇到行人抬著一塊反光的玻璃怎麼辦?這些都需要更多的路測學習。

原文鏈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2102/18/node_A03.html#content_989910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