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機遇灣區」採訪團深圳行 :河套科創成果豐碩 科技與人文共繪創新
作者:蔡易成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4-25 09:11
【識港網訊】4月24日,「機遇灣區」採訪團開啟深圳科創深度探訪。採訪團上午走進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地走訪了清潔能源領軍企業港華能源創科(深圳)有限公司等重要企業。

【識港網訊】4月24日,「機遇灣區」採訪團開啟深圳科創深度探訪。採訪團上午走進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地走訪了清潔能源領軍企業港華能源創科(深圳)有限公司等重要企業。下午轉赴坪山區,考察全球新能源巨頭比亞迪總部,並探訪龍馬社長守戲劇公社。行程中,河套合作區以「一區兩園」模式落地超160項科創成果、港華能源以62項知識產權領跑清潔能源轉型成為亮點,而比亞迪從深圳輻射全球的綠色技術版圖,則展現了大灣區「硬科技」的國際化突圍。

河套合作區建設成效顯著

上午,「機遇灣區」採訪團走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河之隔,兩地聯動」,河套合作區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深港科技創新資源跨境流動的「黃金通道」。採訪團了解到,經過數年建設,合作區已整備80萬平方米科研空間,建成11個專業化園區,吸引160餘個高端項目落地。國際量子研究院的量子糾錯技術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香港城市大學研究院(福田)自主研發的高分辨率電鏡實現產業化,數字經濟研究院的AI大模型攻克核心技術難題……這些成果印證着河套「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生態。

在合作區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市交投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研究院院長莊傑表示,「這兒不僅有地理優勢,還擁有政策優勢,是理想的試驗田,吸引眾多企業和研究機構進駐園區。在技術統一、標準制定以及研發方向等方面碰撞,讓產業能夠更快速地迭代發展。」在莊傑看來,河套地區在跨境應用場景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資源,例如物流運輸和智能網聯等場景落地,可以服務兩地居民,讓他們享受到新科技帶來的出行便利。

港華能源創科:清潔能源的深港「解題樣本」

採訪團重點走進了港華能源創科(深圳)有限公司。這家由163年歷史的香港中華煤氣打造的創新中心,自2023年落戶河套以來,已申請62項知識產權,4項自主研發產品即將上市。其母公司作為亞洲能源巨頭,將香港國際化視野與深圳產業化能力深度融合。

港華能源創科光伏與節能研發中心主任周川表示,目前其公司與香港的高校之間建立合作,將高校的科技成果進行轉化。而內地有龐大的業務場景,技術成果可以在內地的市場中進行驗證和推廣。在河套合作區,企業能夠同時享受內地和香港的優勢。

據了解,港華能源創科入駐兩年來得到了河套發展署在人才引進、科研政策、場地空間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目前公司已引進一批國內外優秀青年研發人才,包括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等。在科研方面,該公司已先後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聯合建設「高效儲能技術聯合創新中心」、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與清華大學聯合建設「零碳智慧園區虛擬電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探訪比亞迪與龍馬社長守戲劇公社:硬核創新與人文溫度碰撞

下午,採訪團來到了位於坪山區的比亞迪總部考察。從電池起家到新能源汽車領軍者,比亞迪在深圳這片創新沃土上完成了「技術魚池」的積累:刀片電池、DM-i混動、e平台3.0等核心技術,支撐其成為首個停產燃油車的傳統車企。採訪團參觀的不僅是展廳,更是一個覆蓋電子、軌道交通、光伏儲能的零碳生態體系。

最後,採訪團還來到了龍馬社長守戲劇公社,該戲劇公社是2023年坪山區引進國內民營戲劇原創頭部機構。成立以來,龍馬社扎根坪山,不斷創作,活躍在戲劇舞台上,更在戲劇創作上不斷推陳出新,為觀眾帶來了《肖申克的救贖》中文版話劇等一個又一個精彩紛呈的劇目。參觀了戲劇公社,採訪團感受到深圳科技與人文的跨界融合,點讚深圳為硬核創新注入了人文溫度。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