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柳獻共:將一生獻給黨的事業
來源:晶報    2020-10-05 11:06
柳獻共的一生,像他的名字所期許的那樣,獻給了共產黨的偉大事業,他用行動深刻詮釋了一名“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的職業信仰。
柳獻共(右一)與福田區抗洪救災醫療隊隊員合影(圖片由家屬提供)。

柳獻共曾經是福田區人民醫院(現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副主任醫師。1998年8月19日,柳獻共在趕赴抗洪救災一線的途中不幸因公殉職,被追授為“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他的音容笑貌永遠停留在了43歲,但他的精神卻永遠地留在了深圳人的心裏。

柳獻共1955年6月2日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1982年畢業於汕頭大學醫學院。在他出發抗洪救災之前,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請妻子代交給組織。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最終把生命獻給了黨的事業。1998年9月,中共廣東省委批準追認柳獻共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廣東省人事廳、省衛生廳追授他為“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

1982年,柳獻共從汕頭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廣東省梅縣粵東有色金屬公司職工醫院和梅州市人民醫院工作。1994年3月調到福田區梅林醫院(現福田區第二人民醫院)。1997年6月調入福田區人民醫院,在急診科ICU病房任內科副主任醫師。

在業務上,他刻苦鉆研醫術。在從業生涯裏寫了20多篇論文,在各級雜誌發表或在學術會上交流,其中兩篇獲市級衛生部門科技進步獎。

在科室裏,柳獻共對病人總是充滿熱情和仁愛之心。當病人沒錢支付醫藥費時,他掏錢墊付;當病人沒有家屬照料時,他從家裏帶飯或去食堂打飯給病人;當病人認不清就醫科室的方位路線時,他親自帶路導醫;有些被搶救的病人死亡,他也協助整理儀容、清洗、穿壽衣。

1998年6月,一名患自發性血氣胸病的初中畢業班學生住進醫院,病情稍穩定就去參加畢業升學考試。柳獻共默默地背上急救藥品站在考場外,直到患者考試完全結束走出考場,他才回到醫院。當年8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向災區派出醫療隊,福田區人民醫院要派幾名醫生參加廣東省救災醫療隊。得知消息後,柳獻共馬上找院長,要求去抗洪第一線。出發前一天,他拿出100元錢給同事說:“醫院肯定要捐款捐物,到時替我交一下。我還有一包衣服,也請幫我交到院裏。”回家後又拿出1000元錢給妻子胡建湘,囑咐她拿600元給女兒交學費,其余的全部交單位捐給災區。

臨行前,柳獻共在《入黨申請書》中寫到:“作為一個醫務人員,抗洪救災,治病防病,為災區人民做出貢獻是我應盡的責任,我自願走上抗洪救災前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柳獻共的一生,像他的名字所期許的那樣,獻給了共產黨的偉大事業,他用行動深刻詮釋了一名“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的職業信仰。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