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2017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克里斯琴.托馬塞蒂博士及伯特.沃格爾斯坦博士在《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他們對常見的32種癌症的基因突變——癌症發病的最底層原因,進行了風險因素的分析,結果發現在引起癌症基因突變的因素中,66%是染色體在複製過程中發生的隨機錯誤,而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加在一起只佔34% 。
這個研究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我們原以為,沒有癌症家族病史、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不泡酒吧、不吃有安全問題的食物、不生氣,就可以遠離癌症。但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因素雖然和癌症有關係,但相關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即便我們生活的環境沒有被污染,也沒有不良嗜好,仍然有可能患上癌症。因為引起癌症最大的危險因素是染色體在複製過程中發生的隨機錯誤。
比如在引起骨癌的基因突變的因素中,隨機錯誤佔99.5% ,遺傳佔0.5%,環境因素與它完全無關。再比如這幾年國內高發的甲狀腺癌,在引起甲狀腺癌基因突變的因素中,隨機錯誤佔98%,遺傳佔1.5%,環境因素僅佔微不足道的0.5%。還有非霍奇金淋巴瘤、腦部腫瘤、前列腺癌、睪丸癌,在引起這些癌症的基因突變的因素中,隨機錯誤都佔到了95%以上。
為甚麼染色體在複製過程中會出現隨機錯誤?
前文提到細胞分裂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修復機制,是多細胞生物生存的基礎,而隨機錯誤就是由細胞分裂帶來的。細胞在分裂的時候,需要先複製染色體,然後把染色體中的遺傳基因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裡。但是人的染色體有31.6億個鹼基對,細胞每次分裂都要複製一次這31.6億個鹼基對。工作量太大就難免出錯,出錯的結果就是隨機錯誤。每次細胞分裂都會帶來隨機錯誤,而這些錯誤不斷累積,就可能在關鍵位點上突變成癌基因。
引發癌症的最大危險因素:年齡增大
細胞的每一次分裂都會帶來基因突變,每次基因突變都有可能在關鍵位點變成癌基因。雖然這個概率極低,但並不是零。細胞分裂次數越多,癌基因出現的概率就越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每時每刻都處在患癌的風險中,生命就是一種癌前狀態。年齡越大,細胞分裂的次數越多,癌症發生的風險也就越高。40歲以上的人患癌症的風險呈指數級增長。如果人的壽命達到85歲,累計患癌風險高達36%。
2018年,《科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指出,人到了中年,食管的上皮細胞的形態儘管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和正常細胞一模一樣,但是通過基因分析發現,這些看似正常的細胞已經有一半以上發生了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
再回到最開始提出的問題:為甚麼這些年,癌症患者的數量突然增加了?主要原因並不是環境污染,也不是食物不安全或工作壓力大,而是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醫療條件好了,人的壽命延長了。壽命越長,細胞分裂的次數越多,基因出現隨機錯誤的概率就越大,隨機錯誤累積多了就可能產生癌基因,所以現在的癌症患者多了。發達國家人均壽命更長,癌症的發病率就更高。
年齡是引發癌症最大的高危因素,癌症是長壽者必須付出的代價,它就像時間的老朋友,如果我們越來越長壽,那麼這個老朋友登門造訪的概率就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