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在編織的時間完全放鬆,甚麼也不去想,我覺得是香港人很需要的東西」。90後Annie是一位編織設計師,小時候跟熱愛編織的婆婆一起住,可說是被毛冷包圍長大的,對針織及毛冷有很深的感情。「婆婆大部分織的都是桌墊、抱枕套或者被子,或多或少影響到我現在做的東西」。Annie和婆婆一樣很少織毛衣、頸巾,做日常用品和裝飾類的東西比較多。
從前的Annie愛購物,但自從能夠自己織出手袋之後,衣櫃中滿滿的衣服、手袋,都慢慢被一團團的毛冷所取代,「2米乘4米的衣櫃都是毛冷,還有一個儲物室,全都是我的毛冷。」對Annie來說,編織不只是興趣,更是一種態度,「編織一樣東西,從一條冷一條線慢慢勾一個形,之後將它合成,其實要花很多時間,而且你不會一織就成功,你要試很多次也做到出來。」
編織設計師
要說到真正當編織是職業,應該由大學說起,「直至讀大學的時候,突然更多想做這件事,所以去了英國讀針織設計。」從英國畢業回港後,Annie找了一份櫥窗設計的工作,雖然可以學以致用將編織融入櫥窗設計中,但是仍然覺得設計的方面沒有想像中的多,所以最後Annie還是辭去了工作,自己開一間編織的工作室。
「跟我一起畢業的同學當中有很多香港人,但畢業後從事針織設計的應該只有我一個。不想浪費學到的東西,我想繼續做看看能做多久。」Annie教班以外的時間,都用作構思新的產品,也會接一些櫥窗設計和商場佈置的工作,還有一些公司的編織活動等。目前的工作尚算輕鬆但不能期望會很賺錢,跟打工時的收入差不多,但是更開心一些。
毛線間的心思
有學生跟Annie說在邀請朋友一起去學編織時,被朋友嫌棄老土,但Annie認為針織不是只適合老人的活動,她的學生由8歲到60歲都有。除了每逢聖誕節,也會遇到有男生臨急抱佛腳,想織一條頸巾送給女朋友。還有些媽媽會辦派對,在小朋友生日時,叫上十多個同學一起來織東西,部分持續上課的小朋友已經非常了得,當中更不乏只有10歲的小男孩。
「你知道香港人生活有多急,又花時間、又難、又不是一件很新潮的事。」Annie做這件事之前都沒有想過,原來有這麼多人對編織有興趣,「大部分學生也會持續來上課,不是完成了一個作品就走,所以我覺得大家都是在針織當中找到趣味和好玩的地方」。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lifestyle/system/2019/10/08/0101283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