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由同求異》:曾鈺成講英文同義詞
作者: Trista Luo   來源:橙新聞    2019-09-24 09:26
前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研究英文同義詞,在報紙上開設專欄,分不同主題講述相關的同義詞。積攢到一定程度後,他決定將這些有趣的同義詞結集成書,在新書《由同求異》中展示84組同義詞的用法。

【識港網訊】用外語表達讚歎或厭惡情緒的時候,一般人很容易墜入「反覆使用同一個詞」的捉襟見肘狀態,不說別的,在餐廳稱讚一道菜好吃,一再使用「delicious」,自己也會覺得厭倦。如果能多學會幾種表達方式,不僅感覺沒那麼無趣,也會給人「英語好像特別棒」的錯覺,何樂而不為呢。

前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雖說英文能力不容置疑,但在寫文章時也常常遇到一個詞多次出現的情況。日常他有翻閱報章雜誌的習慣,吸收內容同時也會留意作者在當中的表達,發現不少專欄作家會巧妙選擇使用的詞彙,特別是在形容詞上花樣百出,這樣的文章讀起來也妙趣橫生。

由此他產生了研究英文同義詞的興趣,並在報紙上開設專欄,分不同主題講述相關的同義詞。積攢到一定程度後,他決定將這些有趣的同義詞結集成書,在新書《由同求異》中,展示84組同義詞的用法,而入選的詞語,或是與生活中的形容詞息息相關,如形容人的好看、醜陋、仁慈、兇殘;另一種則是結合時事,比如從講特朗普「講大話」的文章中,找到不同的描述方法。

曾鈺成 圖:Soniel Pan

中英同義詞大不同

雖然在中文和英語中都存在「同義詞」,但因為兩種語言本身性質的不同,這「同義詞」也有了相應的分別。

曾鈺成介紹稱,在中文當中,「字」通常指單字,而中文中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很多詞——我們說話作文的最小的單元,通常不是由一個字組成的。「比如說『桌』字,我們很少用單字,而是用桌子,『他把杯放在桌子上』,會有多過一個字的詞,但英文就不是這樣了。」

他補充說,「英文如果我們講一個word,就是一個完整字母組合,中間沒有間斷,比如table、cup,本身也是完整的意思。所以有些人把英文的word翻譯成詞,synonyms也就翻譯成同義詞,但其實用中文的對照,它是單字,這是第一個分別。」

第二個分別在於,因為英文是一個多來源的文字,一個字的結構本身已經組合了多種含義,比如來自拉丁文的deceive(欺騙)與名詞deception,「意思隱藏在一個字中的不同部分,就和中文由幾個字組成很不同,比如中文的延伸會是聰穎、明智、聰敏,是由一個字配合其他字組成的近義詞。」反觀英文表達「聰明」意思的幾個詞語,「smart,intelligent,clever」乍看起來則沒有什麼關聯。

圖:Soniel Pan

小小廁所學問大

說到具體的同義詞例子,書中的第一節「即便啟齒」便提到了「廁所」的不同表達方法:toilet,restroom,bathroom,powder room,water closet……

為何一間小小的廁所需要如此大費周章,用不同的形容來稱呼?曾鈺成解釋道:「茅廁本身已經是委婉的講法,但因為用得多後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一講起來大家就知道要去做什麼,而在我們的文明社會,這件事很私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中文說洗手間,但其實不是去洗手……」

英文也是如此。「toilet」用多了太過直白,於是誕生了「powder room」、「restroom」,雖然大家都知道沒有人只是進去「休息」、「補粉」,但多少聽著文雅一些。如果有人不識相,認真回覆「不如就在這裡補粉」,場面想必才會真正尷尬。

而書中也科普了「toilet」的原本含義:Toilet原意是鋪在梳妝桌上的一塊布,用來墊著放在桌面的化妝品,於是引申為梳洗化妝。

再比如剛才提到的特朗普與「lie」,相關報導中出現過的詞語可說是多如牛毛:misrepresentation,misstatement, inaccuracy, mendacity……而官方顧問試圖為謊話辯解時,則產生了這樣的用法「alternative fact」(另類事實),當然,這樣遮遮掩掩的表達方式最終淪為傳媒笑柄,這個表達也成為了「lie」的同義詞。

書中還有關於「笑」、「人」、「貧困」、「公平」等詞的同義詞列舉,每節都會結合列句與具體故事,讀來十分有趣。

圖:Soniel Pan

文法範文不可丟

問及曾鈺成學習英語的妙方,他表示個人經驗雖是老生常談但的確奏效:「多讀多寫多練習。」

曾鈺成透露稱,自己讀書時很喜歡看偵探小說:「Agatha Christie的文字比較淺白,很容易讀,她出了大概80多本書,我猜我差不多看完了。」他還很喜歡讀間諜小說,比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聯同著名驚慄小說作家帕特森(James Patterson)的《The President is Missing》(總統失蹤)、《達文西密碼》作者Dan Brown的作品等。

除了通俗易懂的小說外,曾鈺成也很喜歡看不同的評論文章,並從中汲取養分。「看完除了獲得一些知識之外,自己的語文修養也有提升——原來這個字可以這樣用!水平高的作家的寫作技巧有時會令人歎為觀止,所以要多看多練習。」

說到水平高的文章,曾鈺成提及在自己學習英文的時代,英語的讀本是經典文學著作,「有些是很出名的論文,把這些文章抽出來,讓我們學習。那些真的寫得很好。就像中文一樣,要找一些古文,或者是近現代的一些文學家的著作,或者抽一段給大家學習。這些真的有很深厚的功力。」他表示取消這樣的經典範文,改用現代教英文的老師自己寫的文章來進行教授,多少有些可惜。

另一個目前英語教育中仍應重視的部分,曾鈺成認為是文法。「我都是屬於舊派,我們讀書的時候非常嚴謹、系統地學習英文文法,寫一句話出來知道對還是錯。」如今重視聽說而相對忽視文法也帶來了負面的效果:「我自己很多時候見到正式的文件裡文法都錯,對於我們這種舊派人就接受不了。」

至於推出這本書是否希望學生或者老師在學習英文時能多重視對同義詞的學習?曾鈺成表示沒有那麼嚴肅的打算:「這本書作為一本參考書,希望引起大家的一些興趣,有時間的時候翻一下就好。」他笑說。

《由同求異》

作者:曾鈺成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9/20/010126942.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