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每個人都“住”在自己的皮膚裏,於是皮膚便成為一個人的身份認證。我們居住的房子其實也是一層“皮膚”,那麼房子如何表達你我的身份呢?這即是拙作《建築是我們的皮膚》一書要探討的問題。
我們都熟悉這樣的情景:當一座新建築出現時,一邊是建築師的讚美,另一邊是大眾的抱怨。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人們常講,這是因為審美的水準不同。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是否反映了人們對文化身份的認識不同?
與其他類別的藝術相比,建築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最大,最多、而且朝夕相處。但奇怪的是,相比文學、繪畫、影視等藝術,關於建築的藝術評論少之又少。“建築”似乎是一個玄奧的技術名詞、一個專業會員餐桌上的話題、一個私藏在象牙塔裏的古玩……
No!這不是建築應該有的樣子。在過去(遙遠的過去),建築確實只是少數人的“堂前燕”,但如今它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既然建築與大眾如此親近,既然建築是為大眾而建,那麼建築師應聆聽大眾的聲音,用大眾的眼睛看建築,用大眾的語言講建築。倘若只靠建築師,而沒有大眾對建築藝術文化的瞭解和支持,那麼建築的藝術水準和城市的環境質素是很難提高的。這即是“水漲船高”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建築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技術是明確的,一加一等於二;藝術則是模糊的,一加一未必等於二。作為一個跨學科的綜合專業,建築不僅有技術與美學兩個層面,還涉及兩個更重要(卻經常隱形)的層面:文化與社會。這也是為何在歐美的大學,建築學專業歸屬社科學院,而不屬於工程學院的原因。
在香港,關於建築的討論大多數停留在前兩個層面,重實用技巧,輕文化內涵。即使談論建築美學,也往往把它當作時尚潮流,而忽略美學的社會意義。
事實上,建築評論在香港圖書出版中尚是一個新品種。常見的誤解是:把介紹中外建築的科普讀物當作建築評論。其實,建築評論既不同於科普書,也不同於教科書或室內設計那種工具書,它更多地側重建築的社會與文化功能,有更多的分析和辯論。
建築評論的最大特點是:它是“活的”,是針對社會當時發生的事來寫,而不是坐在屋子裏按照一個預先設定好的大綱去寫。既然是“活的”,那就要有獨立的觀點和見解,不能人云亦云。這是建築評論的最大看點。
寫建築評論的難點在於既需要有學術的深度,又不能用學術論文的八股形式和語言。自二○○○年以來,筆者一直嘗試新的風格,並借鑒其他文體形式來寫建築,有時候像寫“一千零一夜”,一個故事套著一個故事;有時候像寫梁山泊一百零八將,各路好漢彙聚一堂……既然建築有許多風格、有許多混雜,那麼寫建築為何要限於一種格式、一種風格呢?這是一個充滿樂趣和創意的探索之旅。
除評論之外,本書也包括了筆者對建築文化和歷史的研究。有些觀點是在香港建築界第一次提出,例如:香港法院建築與英國法律改革的關係,港英時期建築風格的演變,藏在路牌中的隱喻,香港的中式建築與中國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關係等。
近年在香港,歷史建築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然而,我們一直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歷史建築是誰的歷史?在一個曾長期受英國管治的地方,這個問題尤為重要。
由於歷史建築在建立身份認同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對建築歷史需要嚴謹和深入的研究。如果對建築背後的歷史不完全瞭解,甚至張冠李戴,把別人的歷史當作自己的歷史,那麼我們不僅會對歷史建築產生誤解,還會對自己的文化身份作出誤判。
本書嘗試從一個特別的角度來審視中國的當代建築:外國建築師在中國的角色和作用。他們的作品是中國建築大廈的“他山之石”。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建築專家對中國建築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影響。他們不僅帶來先進的工業技術,還帶來了一套意識形態。在二十一世紀初,西方建築師對中國建築的衝擊,不僅打破了原有的審美價值觀,而且引起身份認同的焦慮。本書通過幾個典型實例,探討了“社會主義建築”以及“奇奇怪怪建築”的成因、影響及其社會和文化意義。
外國建築通常是以優勝者的姿態進入中國,那麼走出國門的中國建築會遇到什麼處境?本書分析了兩個實例─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和美國三藩市的唐人街。它們處於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命運,一個被奉為上賓,另一個寄人籬下。藉此,本書探討了國家興衰對建築文化傳播的影響。
本書還介紹分析了歐洲建築的幾個實例,既是洋為中用,也是以洋為鑒─通過外國的鏡子看中國。有的建築是專門介紹給中國讀者,例如維也納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創建的社會主義公共住房計劃。它的歷史、社會理念和建築美學可為香港和內地城市提供有益的經驗。實際上,維也納的歷史經驗在近幾年重新成為國際建築界的一個關注點。
人們可以通過建築來瞭解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歷史。那麼,設計建築的人在歷史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本書介紹了兩位對中國當代建築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建築大師:一位是著名建築理論家梁思成先生,另一位是他的學生、著名建築師張鎛先生。筆者試從他們的人生經歷來看他們所處的時代如何影響他們的建築思想和創作。文中既有大是大非,亦有逸聞小事。
誰是這本書的讀者?答案很簡單:任何對文化藝術感興趣的人都適合閱讀。為使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建築藝術,書內配有一百二十多幅彩色插圖。雖然本書是為大眾而寫,但並不是一本科普讀物。如果說科普書是一杯綠茶,那麼這本書便是一瓶紅酒。對於初學者,你可以把它當作“入門酒”;對於“酒量”大的讀者,你會品嘗到更多的層次。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要特別感謝在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搭橋人”─那些努力為作者提供寬鬆愉快創作空間的編輯們。作者寫得愉快,讀者便會讀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