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中央重視港澳發展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11-26 10:14

【識港網訊】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邀請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和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來港宣講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在政府總部舉辦第二場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會。祝衛東在宣講會上表示,香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正在有序展開,迎來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機。四中全會提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內涵豐富、指向明確,充分體現中央對港澳發展一以貫之的關心、重視和支持,未來對港澳的政策支持力度會更大,範圍會更廣,希望香港抓住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機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周霽分別在宣講會上致辭。侯建國、祝衛東分別作宣講,深入闡釋了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兩位宣講團成員亦回應了與會者提出的問題。李家超作總結發言。社會各界人士包括香港地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社區領袖,工商、專業、教育、傳媒等界別和青年代表約500人出席了宣講會。

 

更好發揮聯通作用 更好融入服務國家

祝衛東在宣講會上表示,希望香港主動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更好發揮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和窗口作用,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祝衛東主要介紹三方面:

第一,充分認識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的重大意義。祝衛東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是新的歷史起點上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十五五」規劃建議對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為梯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戰略擘畫。

第二,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任務。「十四五」時期,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中央全力支持香港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有力促進香港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實現經濟蓬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大局總體穩定。

 

祝衛東

 

祝衛東說,香港站穩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穩居世界第三,全球競爭力重返三甲。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處理約80%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升至亞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們愈來愈深刻地感受到:國家好,香港一定好,香港好,國家會更好。」

第三,深刻領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從指導思想看,《建議》從使命任務、戰略取向、發展路徑、目標指向等方面提出總體遵循。目標堅持了系統觀念;突出了戰略導向;把握了階段性要求。參照以往慣例,《建議》主要提出定性目標,具體的定量指標和重大工程項目將在「十五五」規劃綱要中予以明確。「藍圖已經繪就,奮鬥正當其時。」

「展望未來5年,充滿信心,滿懷期待,在習近平主席領航掌舵和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勠力同心,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持續增強,國際地位將持續提升,人民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定能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祝衛東說。

 

港需更好發揮雙向橋樑作用 加快打造人才高地

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昨日在宣講會上表示,國家高度重視港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作出專門部署,「這些戰略部署和重大舉措,必將指導和推動香港和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譜寫出嶄新篇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作出更大貢獻。」

侯建國在宣講會上着重介紹「十五五」時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牽引、驅動、支撐作用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並結合香港實際重點闡釋了「十五五」規劃建議關於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侯建國

 

他表示,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十五五」規劃建議着眼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通過更好發揮雙向開放橋樑作用,全面強化「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功能,香港一定能夠打造成外部資源要素引進來的大通道、大樞紐,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在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

侯建國表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體經濟為支撐,先進製造業為骨架,現代服務業為依託,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競爭,必須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新質生產力。香港在高等教育、人才引育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以通過持續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內高校院所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依託前沿科技和產業創新實踐,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同時可以加大力度引進和培養國際前沿高端科研人才,加快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做好灣區基建機制民心「三通」

他續指,區域協調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下一步要不斷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灣區居民「心聯通」,充分發揮前海、南沙、河套、橫琴等平台先行先試作用,引領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把港澳的金融、旅遊、商貿、科研等優勢與廣東的製造業優勢、應用場景優勢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推動產業升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在堅持全國一盤棋基礎上,鼓勵各地發揮比較優勢、各展所長,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實現重點地區的一馬當先,帶動全國面上的萬馬奔騰。

關於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方面,侯建國強調,發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建設平安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