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人形機器人1秒彈射起身、直徑8.5毫米的感測器裝入機器人指尖、觀眾直接用意念控制機械臂抓取娃娃……
第二十七屆高交會現場,深圳“科創軍團”同台競秀,全面展現科技實力,從底層技術、核心賽道到未來場景,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未來產業全景圖。
昨日,記者來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探營,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布展場景。
深圳的創新動能正從原有的單點突破,向全域協同、整體躍升轉變,展現出強大的科創“爆發力”。
南山區以“無界新境,南山風起”為主題,攜40餘家科技企業亮相,通過六大核心展區,全方位呈現南山科技實力。這裏既有能完成前空翻、跑步等高難度動作的人形機器人,也有登頂國際榜單的3D生成大模型。南山展團現場以藍色光影交織的設計,生動展現“創新雨林”的蓬勃生機。
羅湖區重點展示在人工智慧、生命健康、低空與空天等核心賽道上的佈局。奇跡智慧、芯茂微、魔方衛星等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集體亮相,它們在微電子、衛星科技等領域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扮演著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的關鍵角色,清晰傳遞出羅湖通過“聯動深港、賦能傳統、佈局未來”實現產業能級躍遷的堅定決心。
鹽田區則依託“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雙引擎,展現出獨特的向海活力與創新魄力。展區以“海豚逐浪”的美學設計,寓意其在新浪潮中的奮進姿態。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其智能經濟的展示篇幅首次超過生命健康,大模型AI推理一體機、智能邊緣計算終端、向量涵道風扇垂直起降無人機等一系列硬科技產品首次登陸,標誌著鹽田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上實現了階段性突破。
AI賦能製造
高交會現場,人工智慧融入每一個展區,融入大家的現實生活中。
福田區以“擁抱AI,遇見未來”為主題,聯合50餘家科技企業打造沉浸式“未來生活館”,融合奇幻設計與呼吸光牆構建未來感知場景,並邀請“福氣家族”IP化身科技嚮導,貫穿AI+產業發展、AI+民生福祉、AI+科學技術、AI+全球合作、AI+消費提質五大AI+板塊。展區設置八大互動點位,涵蓋具身智能競技、NAO機器人共舞、AI便攜超聲、3D/VR未來城區穿越等體驗,並集中展示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科研實力,充分展現福田推動科技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深圳速度”與創新活力。
寶安區作為產業大區,以152家參展企業的規模,展現了其雄厚的製造業根基。精心打造的AI形象展區,提出“1小時AI生產圈”和“24小時AI城市活力圈” 的“雙圈”概念。“1小時圈”內,兆威機電的仿生靈巧手、鹿明機器人全球首款可實現1秒彈射起身的人形機器人,集中展示了寶安“智造”的高效協同與快速回應能力。“24小時圈”則通過影石新一代全景相機、韶音骨傳導耳機等貼近民生的智能產品,生動演繹了AI技術如何全方位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勾勒出一幅“全球創意,寶安實現”的未來城市場景。
龍華區以“智聚龍華、數創未來”為主題,精心遴選30家企業88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結亮相,鮮活呈現了龍華區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從創想三維的極速3D列印到鴻小咖全球首款純血鴻蒙自助咖啡機,從海辰儲能的千安儲能電芯到捷順科技的AI停車平臺,每一項技術都是龍華區大力推進“1+2+3”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動注腳。
深汕特別合作區攜比亞迪等10家科技型企業,展示其“車城”定位。比亞迪騰勢D9、長安獵手宿營車、新型車載中控顯示幕幕等產業鏈上下游產品的集中展示,是其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速成型的最佳證明,展現了深圳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的戰略成果。
展示科技實力
本屆高交會上,深圳各區在核心技術和系統生態上展示了令人矚目的突破,以多點開花的“集團軍”陣列彰顯出深圳科創的實力。
龍崗區以“創新龍崗,未來已來”為主題,38家企業攜93項創新成果,展現了十足的底氣。華大北斗帶來了全球首顆支持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基帶射頻一體化高精度SoC晶片HD8040,展現了“中國芯”的頂尖實力。宏濟醫療的一次性使用電子輸尿管腎盂內窺鏡導管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在低空經濟探索艙,高度創新的自動化巡檢平臺和友鉑空天的小型航空渦電發動機,詮釋了飛行器的核心動力技術。
坪山區以“登峰向新”的姿態,系統化展示了其“車、藥、芯、智”四大主導產業的強大競爭力。比亞迪的“智能車”矩陣,呈現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車與智能交通協同創新圖景。“創新藥”領域彙聚了賽諾菲、普瑞金生物等行業龍頭。
光明區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其“遇見新質光明”展團實現了“量質雙提升”。4家頂尖大院大所首次受邀攜最新科研成果亮相,與3家成果轉化園區、18家重點科技企業共同構成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典範。觀眾可通過腦機介面技術“抓娃娃”,在競技機器人區沉浸格鬥,完成一場“光明科學城探索之旅”。
大鵬新區緊密圍繞“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的戰略定位,以“智匯大鵬·翱翔未來”為主題,系統呈現了其在低空經濟、海洋科技等領域的產業佈局。23家重點企業聯合參展,既有深耕海洋裝備研發的“鏈主”企業,也有突破清潔能源技術的創新主體,展示了新區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規模應用的完整創新鏈條,傳遞出加快建設未來產業新高地的堅定決心。
佈局未來產業
本屆高交會不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平臺,更是推動產業合作的重要契機。各區積極搭建對接橋樑,促成技術、資本與市場的深度交融。
南山區現場設置交易洽談區、新品路演區,配備智能嚮導“小南”解讀產業扶持政策,實現政策諮詢隨時問、即時答、精准達。通過中英雙語會刊折頁與國際化洽談空間,吸引全球採購商、投資人深度對接,延續“喝一杯機器人咖啡,談一樁生意落地”的實效場景。
寶安區在展會期間舉辦“全球機器人開發選品選型中心”發佈儀式,通過“科技+文旅”的深度融合,推出高交會觀光巴士文旅專線等配套活動,向世界傳遞其宜居宜業的城市魅力,促進產業合作。
龍崗區通過展示灣區未來科技園101萬平方米產業空間的規劃藍圖,展現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決心與實力,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鹽田區和坪山區則不約而同地將 “優質產業空間” 作為吸引全球創新要素的王牌。鹽田重點推介了智茂低空經濟產業園等,以“空間質變”促“發展智變”。坪山則連袂亮相了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器園區、深港先進製造業產業園等多個重點園區,亮出企業落地生長的“最優土壤”,一展集聚發展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