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第28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今日(12日)在香港開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京港金融合作發展專題推介活動致辭時表示,香港和北京兩地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
陳茂波指出,今年以來,本港金融市場表現亮麗。港股氣氛非常暢旺,恒生指數今年累計上升超過30%,交投創歷史新高。新股集資(IPO)總額截至10月底已經超過2100億元,全球排首位,而且國際長線資金參與程度明顯增加。在新股當中,也包括不少出海的內地企業,它們利用香港作為一個籌融資,以及專業服務的平台,去支持它們全球業務的部署。而在兩地市場「互聯互通」的機制下,A股和H股過去這段時間也有非常良好的聯動發展,相互帶動。此外,在債券、資產及財富管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香港也有不錯的進展。
就京港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創造更大的價值和機遇,陳茂波分享了三大看法。第一,善用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助力北京企業「走出去」。事實上,截至今年第三季,有接近230家北京企業在香港上市,總市值達13萬億元,佔香港股票市場大概四分之一,在香港的籌資額約3萬億元,因此本港非常歡迎更多北京企業來到香港,透過本港這個平台為它們提供服務和資金支持。
陳茂波續稱,本港最近成立了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支持內地企業出海;同時,也動員香港的企業與北京企業一起拼船出海,共同開拓海外業務市場。事實上,除了開拓海外業務市場以外,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利用香港作為它海外業務的總部以及財資中心。同時,更多內地的企業也在香港設立科研中心。
第二,通過金融加大對創科產業發展的支持。「十五五」規劃建議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過往一段時間,香港在基礎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但是要推動研究成果商業化和產業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北京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綠色科技等多個範疇都在全國的前列,本港希望通過香港這個平台,提供全鏈條的資金支持,鼓勵北京的創科企業在不同科研機構和創科載體中落戶。此外,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也能為它們提供很好的應用和發展場景。
陳茂波又指,香港有蓬勃的風險投資基金、天使基金和私募資金生態,都能為創科產業提供支持。目前,香港私募基金管理資產的規模,大約有2300億美元。同時,本港也持續更新上市規則,讓生物科技公司、硬科技公司等更容易在香港上市籌融資,希望動員市場的基金支持它們的發展。另一邊廂,本港通過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科技企業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培育它們成長,迄今港投公司投資了130多個項目。
第三,加強綠色金融的合作。這不單是服務國家的「雙碳」目標,其本身也是一個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業務。去年,通過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持續債務額達800多億美元,在亞洲排名第一。舉例而言,國家綠色轉型每年所需的投資額以萬億美元計,因此有關籌融資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在國際上,綠色金融說得比較多,轉型金融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內地有不少企業都在升級轉型,轉型金融發揮的空間也比較大。在整個東南亞市場,轉型金融也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
陳浩濂﹕善用港「超級聯繫人」角色 助京企邁向全球市場
出席同一場合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也分享了其看法。陳浩濂指,可善用香港作為聯通內地與世界各地的「超級聯繫人」角色,繼續發揮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功能,助力北京企業邁向全球市場。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
香港的跨境財富管理規模排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香港可以為北京的企業和項目對接境外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另一方面,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認可82個基金,截至今年7月銷售淨額約1196億元人民幣。北京企業可利用香港的開放式基金型公司、有限合夥基金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作融資活動和拓展全球業務。
同時,香港作為成熟開放的環球保險樞紐,保險密度排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香港可以為內地企業開拓分散和管理風險的渠道。北京的保險公司可以分出業務予合資格的香港專業再保險公司,以享有資本要求優待,以及利用本港在2021年推出的專屬規管制度和資助先導計劃,發行巨災債券等不同類型的保險相連證券,本港也鼓勵內地企業在香港設立專屬自保保險公司。
他又指,深化資本市場聯通,進一步強化兩地金融合作的基礎,歡迎更多北京企業善用香港作為高效的籌融資平台,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性。北京企業可運用香港作為主要的集資中心,藉以進入國際及「一帶一路」市場。
同時,在支持數字金融和金融科技創新上,本港積極推出各項政策措施,以推動金融科技的持續發展,歡迎來自北京的金融科技企業與香港市場對接,使內地與香港的金融合作更上一層樓。至於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方面,香港在推動亞洲低碳轉型具有關鍵角色,香港可為跨地區和跨產業具變革性的綠色項目成功引資。香港擁有由安排銀行、法律顧問及外部評審機構等金融中介和專業服務機構組成的完整生態圈,能提供一站式服務,歡迎北京企業來港發行綠色債券和進行其他綠色投融資活動。
陳浩濂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正推動加快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擴展倉儲設施,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並支持成立黃金行業協會。本港會繼續豐富黃金投資工具,協助發行人發行黃金基金,支持開發新產品,如代幣化黃金投資產品等,期待與內地攜手合作,為未來與內地不同大宗商品市場互聯互通做好預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