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警方根據線報及調查,鎖定假冒官員詐騙集團一名成員,前日以串謀詐騙罪拘捕一名報稱大學生的20歲男子,並檢獲一張偽造的公安證件,在其電腦內檢獲偽造的內地檢察院公函、國家保密令等電子檔案。初步調查顯示,他曾經是騙案的受害人,其後被詐騙集團招攬協助詐騙其他人,涉嫌與最少5宗假冒官員的電話騙案有關。
西區警區重案組高級督察郭愉勤昨日表示,在此類騙案中,騙徒會假扮內地公安或執法部門,訛稱受害人干犯罪行,正被有關部門調查。騙徒會要求受害人透過電話定時報到,又或撰寫自白書,在建立信任之後,便會用不同方式要求繳交保證金以證明清白。同時,騙徒會親自向受害人展示虛假的公安證件,以及一些仿真的內地檢察院公函,又要求受害人簽署保密令等,藉此博取受害人的信任,令受害人誤以為自己正被公安調查。
迫受害者報到及簽保密令
被捕人牽涉的5宗案件發生於今年7月至9月,警方接獲一名受害人報案,並成功阻止另外4名受害人轉賬。據了解,被捕人是一名就讀大學二年級的港漂學生,案中他自稱是雲浮市公安,曾在大嶼山、屯門田景邨、馬鞍山公園、大角咀櫻桃街公園等地方與不同受害人會面,展示虛假的公安證件、內地檢察院公函及保密令,犯案10多次。警方正積極尋找其他受害人,避免他們繼續受騙,呼籲市民若曾經遇過上述自稱公安的可疑者,可致電3660 6670或5966 3170與西區警區重案組第一隊聯絡。

首七個月電騙損失近7.9億元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蘇傳禮表示,今年首7個月電話騙案佔全部詐騙案的16.7%,損失接近7.9億元。警方又留意到近期有不少涉案金額較大的假冒官員電話騙案發生,是專門針對退休人士或高資產淨值人士。其中一名76歲長者,今年8月接獲冒認東莞市教育局的官員來電,指其在網上發布詆毀香港教育的信息,干犯罪行,並把電話轉駁至假公安,騙徒安排「假特工」將所謂保密協議交予受害人簽署,並要求受害人配合調查,每日定時向騙徒匯報行蹤。其後,受害人按騙徒指示,將約1,800萬元分別存入騙徒提供的銀行賬戶。騙徒之後指示受害人再轉賬更多資金,受害人與子女商討後始察覺受騙。
警方提醒市民,公安人員不會在網上進行調查及要求疑犯定期報到;所謂拘捕令或保密令一定是假偽;任何聲稱是執法人員要求轉賬必然是騙局。即使陌生人能說出你的個人資料,或傳送載有你相片的法律文件,並不代表他是真正的執法人員,因為騙徒可以通過非法手段取得市民的個人資料;如遇有人自稱執法人員或政府機構職員,應提高警覺;如有懷疑,可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