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香港迎國慶:同賀盛世,共謀新局
作者:雨點   來源:識港網    2025-09-30 15:00

十月一日,舉國同慶。對祖國而言,國慶是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節點;對香港而言,這份喜慶更有獨特意義。回歸二十餘載,香港的命運已與國家緊密相連。當維港再度綻放國慶煙花,當來自內地與世界各地的遊客蜂擁而至,這不僅是一場熱鬧的盛會,更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生動寫照。

今年國慶黃金周,入境處預計有八百七十六萬人次進出香港,其中包括一百五十四萬名內地旅客 。熱鬧的煙花匯演、莊嚴的升旗儀式、五花八門的社區活動,共同營造了節日氛圍。旅遊發展局更與業界攜手,推出多元化產品與優惠,涵蓋餐飲、零售、酒店,令市民與遊客皆能感受香港的熱情與活力。這種節日氣氛不僅讓城市充滿生氣,更加深了港人與內地同胞的情感連結。國慶的喜悅跨越地域,讓我們意識到,無論身處哪裏,大家都是同一個民族的一部分,共享家國榮光。

黃金周向來是零售與旅遊旺季。今年,業界普遍預期生意額將上升一成,酒店預訂近乎全滿,餐飲零售亦期待消費熱潮 。這些數字背後,體現了香港經濟的韌性與潛力。更可喜的是,香港業界正努力突破傳統模式。例如,九龍城的「龍城深度遊」利用AR技術重現歷史場景,將文化與旅遊結合 。這樣的創新,讓遊客不再只是「買與吃」,而是能夠深度體驗香港的歷史與文化。香港的競爭力,來自於創新與獨特。若能在國慶帶來的客流中,培養長期的消費信心,香港經濟必將迎來更多機遇。

今年國慶的一大亮點是中國海軍戚繼光艦與沂蒙山艦停靠香港並開放參觀 。市民反應熱烈,爭相預約,場面火爆。這是軍艦首次選在國慶假期訪港,象徵意義重大。艦艇訪港不僅展現了國防實力,更讓香港市民近距離感受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對青年而言,這是一次鮮活的國防教育;對廣大市民而言,這是一次深刻的家國體驗。繁榮穩定的香港,離不開國家的堅強後盾;而強大的國家,也需要香港這顆明珠更加璀璨。這種「同呼吸、共命運」的認知,正是國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國慶黃金周同時是一場「大考」。政府跨部門成立工作小組,提前部署通關、交通、旅遊體驗與安全監管 。入境處增派人手,推出「非觸式e-道」及「離境易」服務,提升效率;警方與港鐵設立聯合指揮中心,確保旅客安全有序。這種「超前部署」體現了治理水平的進步。此前面對超強颱風「樺加沙」,社會能迅速恢復正常,就是最好例子。對市民來說,這種安全感與信心,正是「安居樂業」的真實保障。治理能力的提升,不僅讓國慶更順利,更讓市民看到香港正逐步重拾信心。

國慶既是節日,也是契機。它提醒香港,應如何在「一國兩制」下發揮優勢,找準定位。當內地加快高質量發展,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香港理應積極參與,尋求與深圳、廣州等地的深度合作。例如,將深圳的冰雪世界與香港的大坑舞火龍活動聯合打造跨境旅遊線路,既能吸引更多遊客,也能體現灣區文化互補 。透過合作,香港可進一步鞏固「亞洲旅遊樞紐」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國慶提醒我們:香港的未來在於與國家同發展、共進步。只有不斷融入國家大局,香港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更有底氣,發揮獨特優勢。

國慶是一個節日,更是一份啟示。它讓我們看到,香港的繁榮與穩定,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而國家的發展,也需要香港的獨特貢獻。煙花會散,但留下的應是信心與力量。當香港能把國慶的「盛事效應」轉化為「長久效益」,這座城市便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再次煥發光彩。在舉國歡慶的日子裏,香港與祖國同聲共氣,既是對盛世的祝福,也是對未來的承諾。

本網評論員 雨點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