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金管局新招 擴人民幣用途
作者:蔣夢宇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9-28 11:24

【識港網訊】為滿足企業對人民幣融資需求的增加,以及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領先地位,金管局昨日宣布,自10月9日起推出「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包括分三階段有序擴大新安排下合資格的人民幣資金用途範圍,並同時宣布優化離岸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香港具備有利條件,把握人民幣業務及市場發展機遇,強調將繼續與內地當局及市場參與者合作,持續深化、推進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

余偉文指出,近期市場對人民幣作為融資貨幣的需求大幅提升,其中一個明顯的指標是銀行業人民幣的貸款對存款比率由2022年9月約20%攀升至2025年6月逾90%,反映企業對於較長期人民幣貸款的需求也日益殷切。因此,繼今年2月推出「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後,再推出「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取代,並實施多項優化措施及擴展合資格資金用途,這項安排將分三個階段推行。

第一階段是由10月9日起,今年2月起獲分配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額度的銀行,即參加行,將可以更低利率使用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計算基準是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免去此前附加的25基點溢價。同時,將放寬至容許參加行將人民幣資金通過同一集團的海外銀行機構向企業客戶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服務。另增加1年期限選項等。

第二階段由12月1日起,特定人民幣資本支出及營運資金定期貸款將納入合資格業務範圍。第三階段將於明年2月2日起,金管局將引入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的第三方回購服務安排,參加行在回購交易期內可按需要更換抵押品,回購交易會由人手操作轉為更自動化的運作模式等。

 

放寬貸款期限 穩定資金成本

在優化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方面,兩項優化措施均自10月9日起生效,一是重新分配日間和即日隔夜人民幣資金額度,調高日間人民幣資金額度至300億元人民幣,及降低隔夜額度至100億元人民幣。另一措施是增加翌日(T+1)交收的兩周和一個月期限回購協議。

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渣打香港兼大中華及北亞區行政總裁禤惠儀表示,除固有的人民幣貿易融資外,新安排將擴展至特定人民幣資本支出(Capex)及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定期貸款,並放寬貸款期限及容許參加行通過同一集團的海外銀行機構向企業客戶提供相關服務,有助穩定資金成本、便利海外資金調撥、簡化交易方式及增加應用場景等,滿足銀行客戶對人民幣產品與日俱增的需求。

 

強化融資功能 滿足企業需求

中銀香港副總裁王化斌表示,優化後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及「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進一步拓展人行與金管局之間貨幣互換協議下資金使用場景,強化離岸人民幣融資功能,更好地滿足了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增長需求,有助進一步發揮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向外輻射作用。

滙豐工商金融總經理兼香港及澳門主管方嘯表示,近年來,受利率差異影響,人民幣作為融資貨幣的吸引力不斷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貸款比例亦迅速上升。新安排下的各種措施及擴大的人民幣資金用途範圍,將備受市場歡迎,並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在企業層面的用途,特別是為與內地市場有密切聯繫的企業提供策略性優勢,以管理融資成本。

 

境回購出台 人民幣債券更吸引

 

 

香港金管局與中國人行、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推動的跨境債券回購業務,於昨日正式推出。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該措施是持續優化「債券通」業務的重點工作之一,有助於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以及境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意願,引導更多元化的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以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滙豐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香港區主管黃子卓指出,開放回購業務讓在岸資金市場開放予境外投資者參與,有助他們以穩定的成本管理人民幣流動性,從而加強風險管理,提升所持有人民幣債券的價值。未來,境外投資者可以涉足更深、更穩定的人民幣資金池,在香港進行便捷及具成本效益的融資。

中銀香港副總裁王化斌表示,跨境回購是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令國際境外投資者可直接或通過互聯互通基建進入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回購市場,為其進行流動性管理提供更多選擇和渠道。

內地監管機構有關負責人透露,截至今年8月末,有來自80個國家和地區的1170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持債總量約4萬億元人民幣。

 

特區政府擬發第三批代幣化綠債

黃偉綸表示,特區政府將與各界攜手,提升與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銀行學會圖片)

 

證監會與金管局日前聯合公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旨在將香港發展成為全球固定收益及貨幣(簡稱FIC)中心。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路線圖》圍繞四大支柱提出關鍵措施,包括一級市場發行、二級市場流動性、離岸人民幣業務及新一代基建,也體現特區政府與市場共同努力,鞏固香港作為主要的FIC中心,確保香港繼續保持競爭力。

黃偉綸昨在「香港銀行家峰會2025」活動上致辭時也提及,現實世界資產(RWA)例如債券和其他金融工具的代幣化,為香港提供嶄新發展機遇。他說,特區政府以身作則,在過去兩年已發行兩批代幣化綠色債券,目前正籌備發行第3批,未來也有意恆常發行。

在最新發布的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的整體評分上升,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區第一,與頭兩位(紐約和倫敦)的分數差距亦見收窄。黃偉綸說,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賴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也反映香港在創新與科技方面的發展取得初步成果。他說特區政府不會自滿,會繼續努力提升和鞏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责任编辑:liangfang